近期,白酒行业又是一番骚动,关于茅台、五粮液即将涨价之声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众所周知,茅台、五粮液的涨价现象由来已久,并非只是今年的特殊情况。事实上,随着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以后,茅台、五粮液几乎每年都会提价一次。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白酒涨价主要分三个阶段,首先是被迫涨价阶段,主要是受原材料及用工成本上涨、税收增加等因素影响;其次是为拉大与对手的差距,打击对手而涨价。这一层次的涨价已经具有主动意识,厂家极有可能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第三是主动定位阶段,取决于企业的品牌价值、供需关系等。
那么,今年茅台、五粮液的涨价又是属于哪个阶段呢?周思然认为,主要是第一和第二阶段综合作用所致。但是,在此次涨价潮中,我们发现另外一个现象,尽管终端涨价声迭起,但厂家并未发出提高出厂价的正式公告,那这么高的涨幅又是为何呢?另外,酒厂、包装公司、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营销策划公司、代理商、经销商、运输公司等一系列关联者当中,谁又获取了最大利益呢?
应该说,从生产厂商到批发商、经销商,再到终端,各个渠道都获得了一定的利润,而说到最大利润的获得者,有人认为是厂家,因为厂家拥有丰富的资源,掌握了产品的定位。其实不然,在白酒行业中,大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掌控了利润分配的主导权,从茅台年初设定的“限价令”形同虚设中或许能看出些端倪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