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进口酒保税市场需整合产业链(1)
来源:  2015-12-21 08:04 作者:

编者按
  随着国内酒类消费市场的不断升温,全国各地的进口葡萄酒保税区交易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上海、广州、深圳、钦州、烟台、宁波、武汉……从沿海城市到内地城市,几乎覆盖覆盖了全国。目前,进口葡萄酒集散中心是否达到最初所设想的目的?对于上游、中游、下游的整个产业链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对国产葡萄酒乃至整个中国酒类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相信市场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2009年9月,烟台国际酒类交易中心在山东烟台保税港区内成立,号称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国际酒类集散地;2010年8月,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项目完成设计,号称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进口葡萄酒集散基地;2010年10月,浙江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严荣杰在宁波—武汉外贸合作座谈会上表示,宁波保税区计划打造进口葡萄酒全国采购集散中心……提出类似口号的还有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天津、温州、珠海等地。
     近两年,随着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全国各地纷纷上马进口葡萄酒保税区交易项目,一时间,“进口葡萄酒集散中心”和“国际酒类交易中心”蜂拥而至。
   
保税市场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进口葡萄酒贸易也呈现出兴隆之势。由于进口酒贸易涉及到关税等问题,而保税区作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享有“免证、免税、保税”等优惠政策,促使了进口酒保税区交易模式在各地市场的逐渐兴起。
     从2008年到2010年,除了传统的进口酒保税龙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广州、厦门、宁波、深圳、汕头等地均兴起了定位于进口葡萄酒的保税市场,甚至在重庆这样的内地城市,也在筹备专业的葡萄酒市场。
     关于打造进口酒保税市场的原因,《华夏酒报》记者随机采访了温州、广州等地保税区的相关人士,所获得的答案集中于三点:一是缘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高速发展,原装进口酒的需求量每年都呈倍数增长;二是因为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三是因为保税市场所在地拥有便利的交通、物流等条件。
     以广东为例,“广东向来是进口葡萄酒消费大省,葡萄酒消费量占全国的六至七成,在广州开辟葡萄酒专业市场的条件已经具备;政府的优惠政策比如海关、商检等,使得广州保税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更容易操作;广州位于穗港澳黄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广深高速的必经要塞,比邻香港、深圳、东莞,所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我们都具备了。”广州保税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总裁林喜七对《华夏酒报》记者说。

[1] [2]

编辑:闫秀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