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向来都是酒业销售旺季,笔者走访市场时发现,尽管面临经济放缓、消费税新政、限酒令等种种挑战,白酒企业的攻势仍十分激烈,“做酒那么多年,从没试过像今年一样如此大力度做促销。”泰山特曲华南区营销总经理邝厚勋的这句话反映出了酒商“扳回一城”的决心。而东方喜炮酒业董事长郑楚波最近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却让人发现:中档消费潜力大、几乎不受禁酒令影响等诸多利好使得中低端酒逆势飞扬。
市场版图
部分酒企发力中低端
在广东市场,白酒新秀东方喜炮去年来市场表现不俗,在广州市场站稳脚跟后继续深耕市场。董事长郑楚波对笔者说,公司即将推出56个民族大团结的营销宣传形式,下半年将加大投入猛攻广州和珠三角市场。
广州云峰酒业一度重点打造高端酒小糊涂仙珍藏品(市场价588元/瓶左右),但从2008年起,公司主打产品仍是普通装小糊涂仙,并顺应时势不断推高产品价位,重点推广中档酒精品小糊涂仙,兼顾小糊涂仙珍藏品,这样,基本上完成了从中端到高端的产品线布局,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市场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
“下半年,一级市场虽不大乐观,但二三级市场比较看好。”广州珠江云峰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林对笔者说:由于目前国内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县级城市的消费水平处在上升的阶段,消费潜力比较大,对白酒的需求也在增长中,特别是对中档白酒的需求。杨林还表示,自小糊涂仙涨价以来,市场销售不受影响,反而有所增加。“小糊涂仙已在7月1日起全面涨价10%。今年上半年,小糊涂仙还是以10%的销售量在上升。”
邝厚勋则告诉笔者,泰山特曲正在加大秋季旺季销售,在餐饮渠道,针对消费者搞抽奖活动以活跃气氛;在流通批发渠道,也进行了买赠让利促销活动;而在商超则通过特价、捆绑销售等方式刺激消费等。
市场焦点
洋酒抢夺白酒市场
广东白酒市场正在消化着来自大环境转变所带来的压力之时,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副局长朱思旭却关注到了另外一个比较严峻的现象。
最近,朱思旭在对广东肇庆地区白酒市场进行调研时发现,有些区域洋酒和白酒的消费比例已经变为7:3,洋酒正在抢滩广东的白酒市场。
笔者在市场上走访时发现,在稻花香、泰山特曲、诸葛酿等价格为几十元的中档白酒中,夹杂着轩尼诗VSOP等高达几百元/瓶的洋酒,这种现象在广东很多饮食店、餐馆并不少见。经营着一家海鲜酒家的陈先生告诉笔者,从去年开始,在他的餐饮店里,柜台上除了摆放的有稻花香、皖酒王等几款售价在五六十元钱/瓶的白酒产品外,还有轩尼诗的产品。
“虽然在店里还是白酒比较走俏,但现在一些消费者觉得喝洋酒更有档次,吃海鲜要求配洋酒。”在广东市场,进入酒水市场已有20余年的洋酒正在悄然侵蚀着具有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白酒。
在某国企负责企业采购的王先生告诉笔者,以前企业招待用酒多是选茅台、五粮液、水井坊等一线白酒品牌,但今年他们减少了白酒的采购量,转而采购了一部分轩尼诗等进口洋酒甚至是一部分法国、澳洲的进口葡萄酒。“有些法国产区的葡萄酒价格在100元/瓶左右,用作招待用酒既健康又大方。”
朱思旭告诉笔者,在广东的很多批发行,洋酒的销售已经超过了白酒。从销售额上看,广东已形成“三分天下”的酒业格局,啤酒阵营和烈性酒、葡萄酒两大阵营销售额均超过了百亿元,而白酒的销售额约在110亿元—120亿元。
酒市回顾
广东白酒业风云变幻
“金融危机使得白酒消费有所下降,企业还没缓过劲儿来,8月1日的白酒消费税新规就下来了,而多数企业还在适应中时,随着‘限酒令’的实施,企业又要忙于应对了。”泰山特曲华南区营销总经理邝厚勋的一席话道出了白酒企业在今年动荡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疲于应对的心态。广东一知名中档白酒品牌负责人告诉笔者,因为今年整个酒业大环境的变化,今年的销售同比去年起码下滑了30%。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高端白酒在广东市场的销售出现大幅下滑。经济增长放缓,高端白酒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也大受影响。而严查酒后驾车对于酒饮市场的冲击更为明显,就冲击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最大的北京餐饮业而言,近期酒水的销售量大幅下降,降幅大约在70%左右,而其它城市的餐饮业酒水销量的降幅也在30%左右。朱思旭在进行市场了解时发现,在餐饮终端喝酒的人少了,在一些商务宴请场合,更有人以限酒令为理由拒绝喝白酒。
对于已经到来的白酒销售旺季,在广州运作一个知名徽酒品牌的人士表示并不太看好,相比往年已经姗姗来迟,“国庆长假多是以家庭休闲聚会为主,商业聚会很少,人们好不容易休息一下,不会主动去喝很多酒,广东白酒市场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恶劣生存环境。”该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品牌在做促销活动,但整体市场其实很平淡。
专家指路
渠道创新成突围之路
白酒业素有“渠道为王”之称,广东白酒业在商超、餐饮等传统酒水消费渠道的竞争已经呈现激烈化,“高额进店费”使得商超、大卖场成为广东白酒业的“鸡肋”。在今年酒业大环境转变的大背景下,朱思旭认为,在酒水营销新思路和模式上的创新将成为广东白酒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他分析,酒店、大卖场等渠道存在高额进店费等问题,白酒企业进入这些渠道往往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困局。烟酒专卖店、酒类销售连锁店等终端模式值得白酒企业关注,这些专卖店、连锁店因为直接将产品铺到终端而减少了中间通路,可实现扁平化的管理,从而降低了中间成本,使得白酒厂家更具竞争力。
“烟酒在线、中外名酒专卖行等连锁专卖店的运作模式值得关注。”朱思旭认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订单、电子配送等现代营销模式也给白酒销售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力。
笔者观察
酒商要打牢品牌基础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经典语句。用来形容现在的广东白酒业应该再合适不过了。目前的广东白酒行业也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局”。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对致力于做品牌的酒商来说也恰恰是个机会。迈不过这个门槛,只有在市场中消失,而迈过了,那么将是另外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调整渠道也好,价格策略也好,优化产品结构也好,做好消费引导工作也罢,艰难时期,只要做好这些市场基础工作,那么市场真正回暖之时并不会怠慢这些为品牌付出努力的酒企业的。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闫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