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领域有期房、期货、期权……如今又有了期酒。
据工商银行的理财专家介绍,在当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前股市不景气的投资环境下,收藏一瓶优质葡萄酒,已不仅仅是为了享受其醇正的口感,它正变成一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华夏酒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现在已有不少投资者出手期酒业,但这种投资门槛较高,且非常专业,这种投资方式在中国还属新兴事物。
期酒,顶级好酒的衍生物
何为期酒?在烟台市文经大厦的高层,葡萄酒经营者刘玉龙打了这么个比方:一家酒庄,2009年开始采摘、酿造的葡萄酒,到今年3月份开始品尝,4月份才会开盘,酒庄的固定酒商开始上门预订。此时酒商是拿不到现酒的,需等到次年的至少4月份才能拿到现酒。
“开盘的价格较低,在往后的一年中,由于酒商的推广,酒价越来越高。酒商开始了盈利。”刘玉龙说,有的酒商将原装酒封存,年份越高,酒的价值越高。“这就是期酒的原理。”
正因为此,酒庄的高端酒,成为国际炒家的投资标的物。在国际上,波尔多和拉菲两大酒庄出产的葡萄酒,率先成为酒商推崇的期酒。
期酒,与期房、期货操作原理一样吗?刘玉龙略带神秘地说,其实期酒与买房是一样的道理,期酒有个专业名词,酒花。也就是在酒生产出来之前就下单购买了。
“稀缺性”致投资渐热
期酒的“稀缺性”,让其市场价格逐年增高,这愈发赢得投资者关注。
一家银行的财富中心,两年前以3000元/瓶的价格,进了一批葡萄酒,如今这类葡萄酒的市场价已达5000元/瓶。此时出手,每瓶净赚2000元。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不仅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还跑赢了股市。
据理财师徐华介绍,对于一瓶年份好、产地好、限量发售的葡萄酒来说,这样的价格其实是物超所值的。“大多数客人买回家主要是为了收藏。”
同股市一样,期酒也会追涨杀跌,“如果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某款酒不好,价格会一路狂泻。”这位理财师说。
炒期酒也有点像炒期权。据了解,在国外,期酒没有出产前,就被一些固定的酒商买走,然后再转卖。之后,各名酒庄会邀请市场上最有名的品酒师来品酒,根据品酒的结果来定价。如果年份不好,可能就要赔钱。
大多数业界不看好这个市场
期酒的高回报率,在吸引投资者的同时,也吸引了多家银行的重视。目前,全国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了“期酒”理财产品。
而所谓“期酒理财”即指在葡萄酒尚处于窖藏期未成熟时,以理财产品的方式向投资者发售。到期投资人可以选择直接消费葡萄酒或赎回资金。
记者采访发现,建设银行今年上半年曾推出一款葡萄酒投资类理财产品。投资人可以以51.8万元的价格购买一桶干红葡萄酒的收益权,投资期限为547天。收益率分实物和现金两种形式,最高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0%和6%。按照最高10%的年化收益率计算,消费者一年半左右的投资将可以获得7万余元的收益。
招商银行前段时间在杭州发行的一款期酒理财产品每份价格30万元,购买三桶葡萄酒的收益权,18个月后由产酒企业负责对葡萄酒进行回购,投资人有望获得7.5%的投资回报。
不过,银行的期酒理财产品,针对的群体甚小,产品仅向各银行的私人银行会员开放。要求会员的个人金融净资产要在300万元以上。
虽然期酒投资显示出了具有诱人的回报率,但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银行拥有再多的高端客户,期酒投资也形不成大的声势。
葡萄酒商刘玉龙告诉记者,尽管他经手销售的数百种产自全球各大产区的葡萄酒,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一种具有收藏投资价值。一般酒厂大批量生产的葡萄酒只适合饮用,并且要在保质期内喝掉,只有知名酒庄生产的年份较好的,工艺上乘的葡萄酒才可能有收藏升值的可能。
他认为,95%的葡萄酒不具有收藏投资价值。高档葡萄酒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贮藏环境,甚至需5年换一次瓶,品质稍有变化都会影响酒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