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在2008年到2009年两年间,葡萄酒如水银泄地,占据了湖北武汉酒类市场,也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据武商量贩和中商平价等相关人士介绍,葡萄酒是近两年酒类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销售额每年增长30%—40%。
与此同时,资本也大举进入葡萄酒市场。据在湖北武汉经营进口葡萄酒的黄伟介绍,除了资本雄厚的地产商、家具商等开私人酒窖或葡萄酒专卖店外,还有大量的外贸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人——只要间接或直接能拿到进口葡萄酒的,租间办公室,雇两个业务员,也算进入了葡萄酒行业。
“这与进口葡萄酒背后动辄几十倍的暴利不无关系。”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市面上销售价格为60元/瓶—120元/瓶左右的进口葡萄酒,因其进口渠道各异,利润有所不同。若按瓶装酒算,从国外运到香港,一瓶酒的成本连同运费不过1美元或1欧元不等。即使通过正常途径进入内地市场,其利润也非常丰厚,而水货价格甚至比正规进口便宜一半。
“热火朝天”的葡萄酒市场
葡萄酒专卖店犹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据业内人士介绍,葡萄酒是近两年酒类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其中以广州、上海最为明显。据了解,去年广州葡萄酒的销售量竟然提高了150%。
武汉也不例外。笔者在武汉多家超市的酒类专柜看到,国产和进口葡萄酒品牌多达60余种,价格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葡萄酒的销量逐年增多。”中商平价有关人士告诉笔者,这两年葡萄酒比其他类洋酒更受青睐,除了每日的散货销售增大,海鲜店、西餐厅和高档的酒店等场所的订单也明显增多,王朝、长城、百年喜运、加州乐事、法国香奈等品牌部分葡萄酒的销售均为30%左右的增幅。
武商量贩某分店的销售人员也表示,2006年以来,红葡萄酒以每年30%—40%的幅度递增。“葡萄酒已经深入武汉市民的生活,不管婚庆还是逢年过节,桌上都会摆上一瓶葡萄酒。另外,高档葡萄酒在礼品消费、商务活动中也被极为推崇。因此,不论高档还是低档葡萄酒,销量都在急速增长。”该人士说。“其中,进口葡萄酒的销量增长最为明显。”业内人士介绍,2009年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进口葡萄酒交易仍实现7400万欧元的交易额,涨幅高达40%,进口量与2008年相比涨幅高达97%。“其实国内80%的葡萄酒均从国外进口。”
葡萄酒销量大增的直接“推手”便是其背后的高额利润。“由于进口葡萄酒价格不透明,消费者难以判断其价值,导致进口葡萄酒利润丰厚,越来越多的经销商都愿意推广葡萄酒。”在武汉经营进口葡萄酒批发的黄伟介绍,武汉的进口葡萄酒市场也是“热火朝天”,葡萄酒专卖店遍地都是。
从10元到300元
进口葡萄酒到底有多高的利润?业内人士透露,进口葡萄酒市场价格虚高现象非常严重,国内多数售价为200元/瓶—300元/瓶的进口杂牌葡萄酒,成本价仅为10元左右,一进酒吧、夜总会,身价还要打滚翻番。
据黄伟介绍,除高端酒庄级别相当高的葡萄酒外,国外一般的中低档葡萄酒并没有品牌,价格更是不透明。“在中国进口的葡萄酒品牌高达上万个,分为新世界葡萄酒(产自智利、美国、新西兰、澳洲等)和旧世界(产自法国、意大利等)两种。仅仅在法国就有上万个酒庄,而每个酒庄又有数个品牌,有的还没有品牌。在法国买普通葡萄酒的价格大概是1到2欧元,进口量如果比较大,甚至还可以低至0.7欧元左右。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因此,也许消费者在中国酒店享受的价格几百元的进口葡萄酒,在法国的出厂价只有1欧元。
有业内人士披露过进口葡萄酒的暴利链条:每瓶出厂价1欧元(折合人民币9元),3元海运,再纳税48.2%(消费税、增值税和关税)后到岸成本为18.5元,之后仓储和本地运输、人工费用合计2元,售前成本最低也应是21元左右。落地到中国,经销商一般每瓶60元左右供应给超市或者商场,这些地方再加价10%到15%,到消费者手中就成七八十元了。而一旦进入西餐厅、酒店,往往按照经销商供货价的3—4倍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时候每瓶售价可能就到300元左右了。
“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看似高档精致的洋文标牌葡萄酒,到底真正值多少钱。”黄伟说:“正因为如此,导致在中国各个葡萄酒专卖店、夜场、酒店、超市的价格五花八门。而消费者站在一堆写着洋文的葡萄酒面前,更是无从选择。”
除了原装原瓶进口外,还有的经销商进口散装葡萄酒,在中国分装。散装葡萄酒进口有两种,一种是葡萄酒原汁,另外一种是进口葡萄酒浆。前者运到中国后,厂家可以直接分装成葡萄酒成品。而后者必须进行勾兑,按照口感调配,加水和色素等。
有业内人士揭秘,有些国内品牌的葡萄酒就是进口葡萄酒原汁分装而成;还有些所谓进口葡萄酒其实是国内经销商自己贴的商标,而且往往没有中文标签,除了看不懂的洋文之外,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辨别好坏。“这类葡萄酒的成本比原装进口的葡萄酒还要便宜很多,当然业内并不承认它是‘进口葡萄酒’。”黄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