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深圳啤酒消费量约55万千升,从麦芽度来看,市场销量最大的11°P、10°P两种麦芽度啤酒合计占整个啤酒销量的92%,8°P麦芽度的啤酒也占有一定的市场。很显然,老青岛、老金威还是市场的主流品种,而在10°P麦芽度上,青岛、金威、雪花、珠江等都推出了多个SKU(在连锁零售门店中,有时称单品为1个SKU——中文译为最小存货单位,英文全称为 stock keeping unit,,简称SKU,定义为保存库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单位),青岛、金威意在以老青岛、老金威为龙头,在低一麦芽度的市场上,构筑起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由多个品种构成,不过在10°P市场上,除青岛2000稍占上风外,其它几个品牌都有一定的市场机会。这样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深圳市场,低麦芽度啤酒不易被消费者接受。自然,10°P市场的竞争是最激烈的。
啤酒市场的渠道不同,其市场产品结构、操作手法、竞争态势、利润回报、经营策略等都有所不同,故分析企业或者品牌的竞争力时,不同的渠道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竞争力。
深圳啤酒市场sku竞争及策略分析
传统渠道:老青岛竞争力最强
价格在3.0元—3.5元之间的SKU竞争较激烈,在这一价格段,青岛2000—10°P600ml大瓶的市场份额最高,其它几个主要SKU按价格由低到高依次有:雪花冰生10°P625ml大瓶、珠江新清爽10°P635ml大瓶、金威精品2008—10°P600ml大瓶、雪花纯干10°P600ml大瓶。
而在4元左右价位的SKU竞争相对要缓和一些,因为青岛11°P600ml大瓶(老青岛)一枝独秀,其它SKU难以撼动其地位,而与之竞争的金威11°P600ml大瓶(老金威)则“同价不同命”,市场份额还不如青岛2000,另外珠江0度清醇10°P600ml大瓶、青岛超爽10°P500ml中瓶也在此价格段略有表现。
传统渠道的主流消费价格在4.0元和3.0元—3.5元这两个价格区间。
青岛啤酒在低档、中档、中高档、高档市场的SKU投放较为合理,而且各档次市场的主要SKU竞争力都比较强,除了低档市场竞争力稍弱外。在中低档市场,雪花有两个主要SKU 投放,但是竞争力不突出。金威的SKU投放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在各档次市场上的竞争力都不明显。而珠江则缺少中档市场的主力SKU。
整个渠道来看,老青岛的竞争力远远超过其它SKU,其次为青岛2000、老金威,但这两个SKU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其它SKU之间的竞争力相差不大,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锻造自己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