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鄂酒组团挺进中原市场
来源:  2015-12-21 07:58 作者:

  几年前,在河南省郑州市场只能看到劲酒、稻花香等鄂酒品牌的身影,而这两年情况却发生了重大转变,鄂酒品牌一下子扩军了不少,白云边、枝江、黄山头等纷至沓来,大有组团攻“豫”之势。河南俨然成为湖北酒寻求突破的重点市场,鄂酒各品牌都力求在这个近邻身上分一杯羹。
   
  鄂酒亮相不含糊

  每年年底和年初的时候,都是白酒销售的旺季,也是厂家和代理商召开各种推介会和经销商大会的日子。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郑州开类似会议的品牌明显少了很多,厂家招商也开始低调进行。2010年1月9日,湖北老八大名酒——黄山头在郑州的亮相可绝不含糊。

  借河南省湖北商会迎春联谊会之势,以“凤舞中原,楚韵大典”为主题的黄山头酒品鉴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举行,来自河南省政协、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工商联、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民政厅等部门领导以及在豫湖北籍人士800余人参加了大会,当场众多团购客户签约,现场交易额突破千万元。

  河南主流媒体《大河报》也与黄山头结成了战略联盟,多日在头版刊登黄山头的招商广告。在去新郑机场的高速路上,黄山头也毫不逊色,一连多块大型广告牌占据了道路两旁的显著位置,与当地的国家名酒宋河的数量不相上下,黄山头一出手就显示出上市公司的雄厚实力。

  白云边比黄山头要早几年进入河南市场,2005年5月,白云边开始涉足郑州市场,重点锁定在酒店渠道。此前,白云边酒已在河南信阳自然销售了2年,安阳、新乡也有销售。2006年,白云边正式吹响进军河南的号角。通过几年的市场运作,白云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边在河南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消费群,2009年在河南的销售额接近2亿元,尤其在河南信阳,白云边已成为当地的主导品牌,一年的销售额接近1个亿。近几年,在信阳这个样板市场的带动下,白云边开始向河南全省扩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0年年初,稻花香的广告又重新回到了郑州消费者中间,众多的公交车上都有珍品一号的身影,这也标志着在河南几个地市运作已久的稻花香再度进军郑州。《华夏酒报》记者从稻花香集团获悉,今年稻花香给河南市场定了7500万元的任务量,比上年有大幅度的提升,稻花香今年在河南也将是大手笔。
   
  看好河南大市场

  鄂酒集团军化挺进中原,正是看好河南这个酒类消费大市场。河南人口众多,每年的酒类消费额都在80亿元以上,并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一数字还有增加的可能。河南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较低,尝鲜的心理促使各品牌都能从中分块蛋糕。过去河南有“白酒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说法,品牌更替时有发生。

  单从白酒香型的角度也能看得出来,2005年之前,河南是浓香型白酒一统天下的局面,到了2005年,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十分火爆,这几年酱香型白酒又风声水起,颇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川酒、黔酒、东北酒、地产酒都在河南拥有大量的市场份额,鄂酒不约而同地选择进攻河南,必定也会从市场中找到突破点,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与湖北搭界的河南信阳市,已经成为湖北酒突破的跳板,白云边、枝江、稻花香、关公坊等湖北品牌在信阳的广告投入力度都很大。白云边依靠多年的市场运作,以浓酱兼香的独特口感为基础,让消费者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口感,逐渐形成口感依赖。白云边也摆脱了其他品牌从低端做起的传统思路,在信阳餐饮终端主推定位中档的星级系列,并通过一定的活动,促进了产品销量的提升,使厂家和经销商有利可图,保证了市场的稳固。

  枝江作为湖北白酒巨头之一,也在信阳市场运作多年,但主导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市场,高档产品在信阳市场基本不产生销量,枝江10元左右的产品最为畅销。稻花香和关公坊作为同一集团下的企业,也将目光锁定信阳,纷纷加大在信阳市场的投入,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由于信阳地产酒都规模较小,目前信阳市场基本形成了鄂酒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主流消费人群选择喝鄂酒的较多,这也使鄂酒各品牌充满了信心,将整个河南市场都打造成跟信阳一样的根据地。
   
  鄂酒亟需文化牌

  近几年,鄂酒的发展速度令行业刮目相看,已经成为中国白酒最富有活力的生力军之一,稻花香、枝江、劲牌的年销售收入都已经接近或超过20亿元大关,在不经意间成长为行业巨头,但现在鄂酒在省外市场扩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产品结构亟需调整。目前,鄂酒品牌在河南主打的产品还是以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为主,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中低档产品,是大众白酒品牌。鄂酒主打的这个价格带很容易遇到竞品的冲击,也很难给企业提供充足的利润空间,再加上目前各种成本的水涨船高,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其次,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塑造品牌已经成为各品牌必须考虑的问题。很多鄂酒品牌产生时间不长,品牌缺乏文化底蕴,消费者多是为了喝酒而买酒,很少是冲着该品牌带给消费者精神上的满足而消费的,这就造成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鄂酒必须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湖北黄山头酒业公司董事长朱弟雄认为,湖北不是没有好酒,只是湖北白酒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究其原因,是因为尚没有哪个企业、哪个品牌能扛起鄂酒的“文化龙头”。黄山头挖掘出了楚文化,并将自己定位为“楚文化第一酒”,就希望能树立鄂酒自己的文化龙头,让消费者通过黄山头感受到鄂酒的气质。

  而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鄂酒在品牌文化塑造上正发生巨大的转变。稻花香提出了“中国丰,稻花香”的理念,虽然仍延续那个扎辫子小妹的形象,但已经从三峡走了出来,成为中国丰收时刻最好的代言者。枝江也提出了“知心,知己,枝江酒”的情感诉求,为消费者提出了消费理由,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白云边目前虽还沿用其浓酱兼香型代表的定位,但这也是其最具差异化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对口感的追求。

  从这几方面来看,鄂酒亟需在文化塑造上有新的突破,品牌历史的淡薄并不影响品牌的塑造,鄂酒必须在品牌文化挖掘上有新的动作,才能够与当前走出湖北、走向全国的市场地位相匹配。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