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新年钟声中诞生,从2010年1月1日起,区内90%以上商品开始实施零关税,这让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这是一个拥有19亿人口、年GDP达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超过4.5万亿美元的的大市场。就人口而言,其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而就其规模而言,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于广大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越感,在众多的“中国制造”序列中,啤酒行业或许将是率先进军的一股力量。
2010,目标东盟
这道必须跨过的槛
在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市场,随着国民可持续收入增长,啤酒消费量不断上升。欧睿国际研究报告称,亚洲是全球最具增长动力的啤酒市场,2003年—2008年保持了8%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2008年东盟市场中,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啤酒销量分别为207、185、133、21、17万千升。如啤酒产销量最大的泰国,年平均气温29摄氏度,每年的啤酒销量增长都在12%以上,年人均消费啤酒量是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的3倍。
与此相对的是,目前东盟市场啤酒品牌并不多,主要是喜力、虎牌、嘉士伯以及本土的象牌、马牌等几个小品牌,竞争并不激烈。
中国啤酒坐望东盟
东盟市场巨大的潜力早已让中国啤酒企业蠢蠢欲动。
2009年10月13日,燕京啤酒宣布在云南蒿明县新建一个年产40万千升的啤酒生产基地。用地300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达到年产啤酒20万千升、灌装能力10万千升的生产规模,预计今年7月建成投产。
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李秉骥表示,燕京啤酒昆明分公司将携手燕京广西、四川公司进一步拓展西南市场,同时拉开燕京啤酒进军东盟市场的序幕。
2009年12月份,金星啤酒投资2.45亿元的云南西双版纳生产基地投产,年产啤酒20万千升。金星啤酒集团外宣部长闫亚磊表示,2010年下半年蒙自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金星云南昆明、西双版纳、蒙自三大基地形成强大战斗合力,金星将全面以云南为根据地,发挥云南“跳板”作用,利用“东盟10+1通道”桥头堡优势和大湄公河黄金水道及方便的自由贸易条件,进军东南亚市场。
闫亚磊指出,进军东盟市场是金星啤酒近年来的努力方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更有利于金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2009年,珠江啤酒计划在深圳主板上市募集10亿元投建湖南珠啤和广西珠啤。其中,珠江啤酒在招股说明申报稿中声明,广西珠啤除了面向广西,还将同时辐射中国西南及东盟市场。
青岛啤酒的步伐则要快得多。2009年10月份,青岛啤酒正式宣布,投资20亿泰铢,与泰国方面在曼谷近郊合资兴建其第一家海外工厂,年产10万千升啤酒。2010年1月18日,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透露,青岛啤酒、海尔拟联手在南宁建立以广西为基地的东盟运作管理中心,以此作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基地。
而云南本土品牌澜沧江啤酒也传出已经和泰方签订合作协议,拟在泰国合资兴建年产10万千升的啤酒生产基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啤酒企业打入东南亚市场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青岛啤酒与澜沧江啤酒在泰国合资建厂,给更多同行进入东盟市场增强了信心,发展东南亚市场某种程度上已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