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部分涉嫌不正当竞争的国产“洋酒”
执法人员对洋酒鉴别。
昨晚8时许,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出动执法人员,对罗湖区嘉宾路与东门南路上的4家酒吧的洋酒进行了检查,带走部分涉嫌不正当竞争的国产“洋酒”,并就酒吧内厨房及经营执照上存在的个别问题向酒吧负责人发出整改通知书。
带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晶报连日来刊登关于假洋酒的报道,引起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罗湖区夜店较多,特别是嘉宾路、东门南路、春风路一带较为集中,他说:“昨日,分局接到市局通知,并于下午召开动员会议,部署了夜间的检查行动。非常感谢晶报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与支持。”
记者随检查队一路采访,在先后被查的4家酒吧中,执法人员在其中两家酒吧中发现一些涉嫌不正当竞争的国产“洋酒”,“严格来说,在苏格兰生产的酒才能被叫做威士忌,而这些酒却是在中国从化生产的,打上威士忌字样,混淆了消费者的视听,让消费者误认为这是洋酒,即外国生产的酒。
另有两家酒吧被发现营业执照上注册的名称与实际经营名称不符,其中一家的经营范围内没有涵盖“酒类零售”,厨房内的对食品保鲜的设施不符合要求,执法人员在现场向各酒吧负责人开出了整改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