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盘锦
收入较高成就消费能力
盘锦市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隶属辽宁省。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辖2个区、2个县,即双台子区、兴隆台区、盘山县和大洼县,人口13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近80万。
盘锦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拥有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石油现已成为盘锦的主导产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在1994年,盘锦市就已列入全国第一批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26个城市之一,2000年在全国率先步入富裕阶段。2009年,盘锦市生产总值实现68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4%,达到43.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3%,达到156.9亿元,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销售额近25亿元。
盘锦因油而生,所以,盘锦富得流油。因为富足,盘锦人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而盘锦又是移民城市,性格中有更多的质朴和包容。论收入,盘锦普通市民的收入比很多大城市还要高,一般工薪阶层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就算很低了,就连盘锦的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收入也有七八百元。看消费,盘锦的消费在辽宁省位列第二,紧次于大连,高于沈阳。
你问盘锦人,盘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饭店多、歌厅多、商场多、好车多,吃饭贵、娱乐贵、购物贵、汽油贵。
没错,尽管盘锦的宾馆最高只有四星,还只有两家,但盘锦的中高档酒店却满街都是,而且饭店门口都停满了私家车,其中以奥迪居多,宝马、本田、尼桑(日产)、马自达、现代、中华、大众居其次,10万元以下的低档车在盘锦的私家车行列里是不多见的。
无酒不成宴
著名作家韩小蕙的散文《打量盘锦人》曾写道——盘锦人,豪爽,好客,质朴,厚道,率真。
豪爽、好客的民风从酒上最能体现出来,盘锦人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义,饭桌上常觥筹交错。但他们喝酒大多不会一桌人抓住一个酒量大的往死灌,最后弄到钻桌子、搂大树、睡马路的份上。盘锦人喝酒最烦“磨叨”,不打酒官司,只要“左手端杯,右转弯,全封闭,带甩干”的酒令一下,全桌人便一饮而尽,你喝酒要是扭扭捏捏,他们会告诉你干脆就别喝,可以喝饮料;你要是“藏奸耍滑”,他们会和你“拜拜”。
盘锦盛产河蟹,喝酒少不了河蟹。“九月团脐十月天,持蟹饮酒菊花天”,盘锦人请客,一顿能“造”几斤、十几斤蟹。用绒螯蟹佐酒,香味沁人心脾,陶陶然,醺醺然,客人们常会酒兴大增,不醉不休。
盘锦汉子们酒后还常会和做东的争着买单,把喝多的朋友送回家,争着把外来的客人送到车站上车。他们常说“话都在酒里”,只要是喝透了,不管你们以前有多大恩怨,也会一笑泯恩仇,日后会成为生死兄弟。
其实,盘锦人喝酒的豪气早就出了名,如张学良将军(老家在今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解放前为海城所辖,现有张学良题字的张氏陵园)在西安事变中的一次有国共两党高层代表参加的宴会上,激昂陈词:国难当头,东北沦陷,华北危在旦夕,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举杯痛饮,三次垂泪掷杯,搞得蒋介石情绪沮丧,尴尬地说:“我身体不好,酒也不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