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黑龙江省酒类生产流通消费与发展对策研究(三)———黑
来源:  2015-12-21 07:56 作者:

  黑龙江省酒类行业发展的优势

  目前,黑龙江省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GDP增幅达到11.8%,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都将直接拉动酒类产品需求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促进全省酒类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建设进程发生积极的变化,这些对酒类产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一、资源禀赋优越。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加之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22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达到1822万吨,小麦产量达到89.5万吨,为黑龙江省酿酒业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原料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一张王牌,也为黑龙江省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二、政策优势凸显。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特别是国家相继出台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给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创造了条件,为酒类商品的出口提供广阔的空间。尤其国家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及黑龙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在保障产品质量、强化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及要求,对加强酒类监管和建立“放心酒”监管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市场潜力巨大。

  黑龙江省是传统的酒类生产和消费大省,白酒在满足省内消费的同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也有广阔的市场,地产啤酒一直保持强势的市场占有率,啤酒人均消费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传统的消费方式决定了黑龙江省酒类市场发展的前景和优势。随着黑龙江省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和旅游业加快发展,以及流动人口逐步增多,促使酒类贸易和市场消费潜力不断增大,必将对搞活流通、开拓市场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产业基础雄厚。

  随着黑龙江省酿酒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黑龙江省轻工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配套印刷、包装、设备制造产业,既发展了本地轻工业,又使酒类生产企业降低了成本。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随着酒类行业不断扩大,对黑龙江省餐饮服务业发展也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带动种植业、运输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创造众多的劳动就业岗位,充分解决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五、人才保障有力。

  黑龙江省有专业科研院所20余家、高等院校68家,每年培养专业人才近千名。目前,从事酒类行业科技人员2000余人,培养出国家级评委30多人,省级评委逾百人,有很多科研成果在全国酒业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委托,黑龙江省酒业协会率先在国内成立了首家国家级酿酒行业技能鉴定站,已培养高级酿酒师67人,技师118人。

  六、品牌发展迅猛。

  黑龙江省是新中国啤酒和酒精工业化生产的摇篮。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年来,酒精产品等级不断提高,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生产出特级食用酒精。玉泉、富裕、北大仓、龙江龙、北大荒等一批省内名优酒开始注重品牌建设,研制开发了“年份酒”、“龙酒”等一系列中高端用酒,繁荣了酒类商品市场,逐步改变了黑龙江省低端酒长期占据市场的局面。哈尔滨啤酒中高档产品已在全国范围畅销,“小麦王”、“1900”等品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浓酱兼香型玉泉白酒经多年努力,已经成为了我国该香型的代表品牌之一。

[1] [2]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