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黑龙江省酒类生产流通消费与发展对策研究(一)(1)
来源:  2015-12-21 07:56 作者:

  ——黑龙江省酒类行业现状

  黑龙江省作为酒类生产和消费大省,在新中国酒类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黑龙江省酒类行业为黑龙江经济发展和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黑龙江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目标尤为关键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对黑龙江省酒类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黑龙江省酒类行业60年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推陈出新,研究提出黑龙江省酒类行业发展政策建议,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黑龙江省是中国现代酒工业的发源地,一直是全国酒类产销大省。1900年,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和酒精厂诞生在哈尔滨市。据调查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省酒类生产企业1000多家,其中,有生产许可证的白酒企业 420 家;啤酒生产企业 33 家;酒精生产企业 22 家。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白酒产量 9.17 万千升,啤酒产量 173.11 万千升,葡萄酒产量0.11 万千升,酒精产量 56.93 万千升;白酒生产企业销售收入 11.15 亿元,利税 1.61 亿元;啤酒生产企业销售收入 35.21 亿元,利税 4.36 亿元;酒精生产企业销售收入 31.94 亿元,利税 3.97 亿元。全省现有酒类流通企业139,046家,已登记备案的100,633家,占酒类流通企业总数的72.37%。其中,批发企业4,089家,已登记备案3,958家,占批发企业总数的96.80%;零售企业134,957家,已登记备案96,675家,占零售企业总数的71.63%。2008 年全省酒类消费量约为 210 万千升,人均消费量约为54升。

  (一)酒类生产现状

  黑龙江省酿酒业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从金代开始就有蒸馏酒(白酒)生产的记录,距今已有850年的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酿酒行业通过联营、改组、收购、兼并等方式,组建了各种形式的酒类生产企业。白酒生产缺乏龙头企业,小酒厂众多。啤酒产业集中度较高,生产向着大型企业集中,并呈现集团化趋势。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已成为酒类生产领域的主流。其特点为:

  一是酒类产业生产结构明显优化。

  按国家酒类产业政策要求,黑龙江省高度饮料酒生产比例继续下降,低度饮料酒生产比例呈上升趋势。白酒以降度酒、低度酒为主流产品,重点研制开发了新的低度酒,突出了清爽、淡雅的口味特色,符合中国白酒高档化、时尚化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广大消费者注重健康的新需求。在白酒产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白酒盈利能力有所提高,2008年黑龙江省白酒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2.09%。啤酒行业生产集中度较高,2008年哈尔滨啤酒产量为94.81万千升,华润雪花啤酒产量为46.68万千升,两家企业产量占全省啤酒总产量的81.74%。啤酒企业加快了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各种精品以及不同容量和不同包装形式的产品不断上市,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二是酒类产品质量和档次有所提高。

  黑龙江省酒类产品质量稳定,饮料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本得到保证。高档酒产量、品种、市场占有率同步增长,带动了黑龙江省酒类产品逐步高档化。玉泉、富裕、北大仓、龙江龙、北大荒等企业研制开发的100元以上高档产品已达上百个,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等大中城市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产品。

  三是企业品牌意识逐步增强。

  黑龙江省政府及省直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自主品牌的培养支持力度。2002年,“哈尔滨”啤酒被评为首批中国名牌产品;“龙江龙”、“北大仓”、“富裕老窖”、“玉泉”、“花园”、“黑土地”、“北大荒”等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双城花园酒厂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2007年“玉泉酒”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酒类骨干企业的知名品牌,对做强做大黑龙江省酒类行业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1] [2] [3]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