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正和美国葡萄酒集团中国总代理商广州莎菲堡酒业公司的H总一起谈中国市场运营时,遇上了诈骗新动向。现将过程整理如下,以警示同行。
“你好,H总,我是上海的一家企业,我是老总的助理,姓刘,我们是7月份在广东酒博会上看到贵公司产品的。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公司准备团购4000瓶进口葡萄酒作为礼品送给客户。我们做了挑选,老总不喜欢澳大利亚和意大利酒,很喜欢贵公司的美国莎菲堡品牌葡萄酒,新世界的葡萄酒性价比很高,美国葡萄酒的质量已经超过法国,你们又是美国葡萄酒集团这样大型企业的产品,品牌背景好,很适合我们送礼的要求……请问你们那款莎菲堡梅乐干红和霞多丽干白给我们什么价格?”
H:“我们莎菲堡的产品市场价是218元,大宗团购给你们按168元;另外,我们还有美国葡萄酒集团更适合做商务礼品的高端品牌肯嘉尼,价格要1000多元。"
“行,价格都没问题,我们要的就是中高档的。这样吧,你们能来上海面谈签合约吗?签完订购合约我们就立刻打订金。”
H:“你们能来广州吗?”
“这段时间我们业务很忙,还是辛苦你们过来上海吧,以后我们还有很多的团购的。”
H:“你们留个电话吧,我们公司这边安排人和你们联系。”
“我们是上海××贸易公司,我的电话是131××××6722,到上海给我电话。”
毋须多言,挂断电话,我和H总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相视一笑:一个有点专业但是并不高明的骗子。
可以看出,对方至少研究过进口葡萄酒,但是,依然漏洞百出。首先,一个公司不做进口酒生意,为什么要跑这么远从华东的上海到华南广州来参加一个普通的酒博会呢?仅仅是为了选进口酒做团购吗?其次,如果是做酒类贸易的,众所周知,做酒生意的哪个没有一些各类酒的货源,还用得着从广州买酒做团购?再则,一家普通的公司在诺大一个上海难道买不到适合送礼的酒吗?此外,对于报价不还价,不合常理。
其实,对方的主要意图还是让我们去上海。只要你一到上海,在一群骗子和各个分工明确的“托”的环境氛围里,行程安排就由不得你了,这类诈骗案手法已曝光很多,就是带你去吃饭消费让你请客送礼,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暗示你给所谓的主管领导行贿等等,就是这些小伎俩。
事后,笔者打电话咨询了那次参加广东酒博会的几个参展进口酒商,他们同样接到了这个来自上海的电话。
笔者想给那些刚刚接触进口酒贸易的酒商朋友们一个提醒。近两年,更多人开始关注进口葡萄酒市场,其中包括骗子。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