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千年历史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作为全国最大白酒生产省的省会城市,葡萄酒在这里也开辟出了新的天地。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作为省会,成都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也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成都是西南最大的城市,这里商贸发达、店铺林立,包括西藏、青海在内的大批物资都从成都采购,并通过成都的物流网络发出。
成都市现辖10区10县(市),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1112.3万人,常住人口1257.9万人。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成都市主城区包括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羊区,目前主城区户籍人口300多万,加上外来人口,成都市主城区人口近500万。
葡萄酒市场:西部的桥头堡
成都商业发达,西部第一,中西部17个城市中,主要经济指标排位均居前列。成都有休闲之都的美誉,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0个城市的家庭生活调查表明,成都居民的饮酒普及率分别为白酒33%、葡萄酒21%、啤酒57%。其中,成都居民饮用白酒和葡萄酒的普及率居全国首位。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大部分消费者对葡萄酒都有一定了解,对葡萄酒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同时随着大量葡萄酒企业和培训机构的进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葡萄酒知识,半干、甜型酒也进入成都人的视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成都葡萄酒市场份额逐年增大。成都葡萄酒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作为休闲城市,成都人时尚、前卫、文化底蕴深厚,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维观念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目前葡萄酒市场处于快速成长期,去年市场销量达到3.5亿元左右,进口葡萄酒来势汹汹,葡萄酒消费逐步走向高端。据预测,成都葡萄酒市场在未来10年,仍然继续增长,速度还会加快,高端市场尤为显著,而一些不注重品质的中端产品可能会被边缘化。
成都是西部葡萄酒市场的桥头堡,占领成都则可辐射整个西部地区,因此,国内外众多葡萄酒厂商纷纷进入成都,包括法国拉菲、卡斯特等知名品牌都很看好成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华夏酒报》记者对成都部分商超进行了调查,国产葡萄酒中,长城、张裕、王朝、新天、云南红等国内知名葡萄酒品牌在成都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通过多年的打拼,长城系列葡萄酒稳稳地占据了市场的头把交椅,在各大商超里面,长城成为主打,几乎占领了一半的柜台面积,沙城、昌黎、烟台的产品都能看到,档次、价位应有尽有。长城葡萄酒在成都市场筑起了一道长城。很多卖场的长城葡萄酒在做买赠的促销活动,并且促销员经过专业的培训,比较全面地了解葡萄酒的知识。
进口酒方面,进入成都较早的富隆进口葡萄酒专卖店也开到了伊藤洋华堂店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法国的酒卖得最好。店内的葡萄酒价格从百元开始,最贵的是标价43800元/瓶的82年拉菲葡萄酒。销售人员介绍说,高档葡萄酒以8000元/瓶左右的卖得比较好,买主大都是一些大型企业,多为请客时购买,也有少量个人购买作为赠送礼品。像82年拉菲这种超高端葡萄酒,每年也会卖上几支,目前,该店内只有一支。中档进口葡萄酒以价位在300元/瓶—500元/瓶的法国酒庄酒较为好卖,原因是成都消费者对法国葡萄酒的认知度较高,这也与媒体的宣传有关。另外,在一些高档娱乐会所,进口中高档葡萄酒销售情况较好。
在成都,大多数消费者饮用葡萄酒是由于葡萄酒的健康时尚,更适合气氛的调节,这也与成都安逸休闲的城市环境相契合。记者调查发现,经常饮用葡萄酒的人分为几类:一是事业成功人士,这个群体由于事业成功,消费观念也不断提高,对健康非常重视,他们选择的大都是进口中高档葡萄酒,而且,这个群体对葡萄酒的品牌忠诚度非常高;二是白领阶层,这部分消费者多为年轻女性,在金融、电信领域工作的较多,她们多是看重葡萄酒的养颜美容效果,和葡萄酒代表的高贵浪漫,多选择进口中档葡萄酒和国产中高档葡萄酒,对进口葡萄酒的品牌要求不是很高,但对国产葡萄酒的品牌要求较高,大都喝长城与张裕;三是中老年人,这部分消费者出于健康的需要改喝葡萄酒,对葡萄酒品质要求不是很高,多选择国产的中低档产品,对品牌要求不严格;四是夜场消费者,这个消费群体多为年轻女性,由于夜场大多是买店销售,可选品牌不多,大多是国产的长城系列葡萄酒。
成都武侯酒类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康晓艺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保守的估计,成都市的葡萄酒消费在3亿——3.5亿元之间,目前,国产葡萄酒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但进口葡萄酒增长速度较快。成都武侯酒类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进口葡萄酒从金额上,已经超过了国产葡萄酒。主要原因是国产的葡萄酒的价格较低“一瓶进口葡萄酒的价格可以抵十几箱国产葡萄酒”。
金融危机下的成都葡萄酒市场表现如何?对此,有经销商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感到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成都地处内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到达中国后已经弱化,对内陆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目前,成都中高端葡萄酒的增长依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