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云南白酒行业显得异常热闹,五粮液、剑南春、贵州茅台等酒界王牌接踵而来,期望抱团打开云南白酒市场。而25日晚,沉寂了10多年的贵州鸭溪窖更是高调进入云南市场,并在昆明举办了上市品鉴会。
近年来,不论是金星、大理、嘉士伯等啤酒的生产线扩充,还是外地名酒抱团考察云南市场,无疑都证明了云南人对酒的消费空间吸引了这些酒业巨头。
“名酒在云南市场的消费空间非常大,并且金融危机没有对云南白酒名酒的销售产生太大影响。”贵州鸭溪窖云南总代理商徐新康总经理说,自己公司同时还代理茅台、五粮液等名酒,销售情况非常不错。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人们喜爱喝酒,而随着近年来,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名酒、高端酒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贵州鸭溪窖90年代在昆明曾取得过非常好的战绩,有很好的口碑,只是因为当年国企内部改革而沉寂多时,如今重新复出,首先是看准了白酒发展的市场,其次,企业对云南白酒消费市场也有足够的信心和感情。
云南约有400多家白酒酿造企业,年产白酒30多万吨,但其总的效益,甚至比不过四川一家著名酒企。
对此,云南酒业协会会长马黔飞诚恳地说,这个评估大体还算客观,尽管这两年,云南白酒业也在发展进步,出现了醉明月、杨林肥酒等知名美酒,但是总体还缺乏一些强势品牌,高端酒更是不足,甚至有时候10多箱云酒还不如外省某些品牌一瓶酒的价格。
对于外酒纷纷抢占云南市场,马黔飞分析,这并不完全是坏事,相反本土酒企要从省外酒企的身上学到东西,从而做大自身品牌。去感受省外名酒的品牌优势、营销理念,也能对本省酒企有促进作用。
与省外名酒相比,云南本土酒企长期呈“小、散、弱”之势,马黔飞建议,云南酒企不应单打独斗,仅局限于自身发展。不仅应重视品牌建设,质量发展,在经济实力不如外省大酒企的现实情景下,应考虑抱团打天下,共同开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