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进口酒刮起贴牌风经营模式转变时代来临?(1)
来源:  2015-12-21 07:51 作者:

  近一年来,数量众多的贴牌葡萄酒在华南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公司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国外寻找一个酒庄进行合作,在产地进行包装并贴上自己的品牌,然后再进口到国内,号称原瓶进口;另一种是将国外的散装酒运到国内,然后自己灌装,贴上自己的品牌,也号称是进口酒。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有一个在国内注册的自有品牌。不会担心日后产生为他人做嫁衣的懊恼。那么,这一股贴牌风,好似掀起了一场革命,是否意味着传统的代理模式已经过时了呢?传统代理模式和自主品牌OEM孰优孰劣呢?《华夏酒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听听他们的看法。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华夏酒报》曲春通 制图
   
  赵利斌(广州龙程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程酒业从2004年就开始打造自有葡萄酒品牌“金蝴蝶”,从开始到现在,不论是规模、销量还是营业额,每年都保持60%以上的增长。即便是今年经济低迷的形势下,“金蝴蝶”上半年仍然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速度。

  就这个问题而言,模式本身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合适的问题,模式只是达到目的一种方法,哪一种方法适合你,你就去用哪一种方法。企业要认清自己的需要,弄清楚需要什么样的模式。一般来讲,刚入行的企业都从代理开始,先作小区域品牌代理,选择一个像样的品牌,做一段时间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然后谋求大区域总代理,比如国内总代理,这样循序渐进地去做,根据自己的实力、团队、物流情况去做,比较稳,不会出大错。

  像龙程酒业,从做进口葡萄酒开始就走自主品牌之路,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龙程已经做了20年国产酒的代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做进口酒之前,我们就比较国外的葡萄酒相对于国产酒有何优势,最后认为,国外的优势就是其葡萄原料和种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洲等国家,在葡萄产区的面积、葡萄种植的水平、葡萄管理的质量方面都比我们国内先进。

  龙程酒业在国内的许多展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来自国外酒庄的参展商,他们都是国外的农民、种植户或者酒庄,他们都有自己的葡萄基地。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合作伙伴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了解国内市场、有渠道及本土文化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劣势——生产和种植,那就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来弥补我们的劣势。

  所有的品牌都不是短期内成就的,需要长期的各方面的推广积累,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资金投入。龙程选择的自主品牌是一条比较坎坷的路,是崎岖小路,但有可能会成为大路,当成为大路时,就成功了。
   
  谢肯塔(意大利优尼特葡萄酿酒集团中国区代表):我认为,做OEM肯定要辛苦一点,因为这是你自己家的孩子,没人为你操心做任何事,遇到的所有麻烦和问题都要自己去解决,当然,努力之后,成就品牌之后的那种喜悦也是属于你自己的。
   
  夏仲邦(美国星座葡萄酒国际公司中国区经理):代理制和贴牌OEM两种模式都是可以操作的,关键要看你擅长什么。代理制有它的好处,就是有现成的国外在卖的产品,产品价格定位都是由国外来定的,把国外现成的东西引进来就行了。而OEM,所有的产品类型都需要自己去定。一年来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中国的未来葡萄酒卖得量最大的不一定是国外销量最大的产品,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口味,有可能甜型的低度的红葡萄酒会卖得比较好。但贴牌有一个问题,一定要保证国外的合作厂家跟你配合,供应链要配合得非常好,不能有任何的缺口,否则就很难操作,一旦出现断货就是致命的。

  而现实是,不是所有的厂家都愿意配合,大的厂家因为你的量不够大而不愿意配合,小的厂家又因为没有那种生产能力你又看不起。假如你做到一定量的时候,是否会考虑在国内生产灌装呢?这绝对是可能的。但问题是现在国内消费者心理上都把散装的进口葡萄酒归类为国产酒,消费者都认为原瓶进口的才叫进口酒,强调原装。一旦你在国内灌装,那就不能算是进口酒了,要算国产酒,消费者就会觉得你的葡萄酒的价值没那么值钱了。海关在统计时也是这样,只要是在本地灌装的酒,就算是地产酒,不算进口酒。对于这一点,未来消费者会不会不太在意呢?也许有可能,比如像国产的奔驰、宝马也卖得很好,具体情况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1] [2] [3] [4]

编辑:李蔚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