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白酒巨头齐聚云南市场
来源:  2015-12-21 07:50 作者:

最近,云南白酒市场先后引来由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等众多酒界高层组成的川酒代表团和由茅台、习水、董酒等组成的黔酒代表团前来考察。这些品牌巨头对云南市场的虎视之心已非常明朗:谁拿下消费量占全国第五的云南市场,谁就能吃上一大口肥肉。

省外名酒的加速入滇引起了云酒们的担忧,云酒到底要不要走高端市场也成为一个需要抉择的现实。虽然云酒在云南市场上已握有4/5的市场份额,但其每年产生的利润和税金也就和仅占1/5市场的省外高端酒打个平手。这其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云酒里还没造出全省性甚至全国性的高端品牌,因此高端市场只能任由“外来的和尚们”念经。

不过从市场行为本身和云酒目前的现实实力看,我并不赞同云酒现在“增高”。

理由有三。

首先,云酒市场混战局面还没结束,市场还没有净化到底。虽然已有479家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但却有2000多家小作坊在暗中“捣乱”。只有对市场环境中非正常因素进行更大规模的“清剿”,才能在竞争秩序中按常规出牌。按战斗策略,谁都不喜欢打乱仗,因为“敌”暗我明,防御的精力和时间往往被大量消耗掉。

其次,云酒本身的实力特别是资金实力非常脆弱。造一个高端品牌,不仅需要大量的金钱铺路也需要先进的管理、宽敞的渠道、高端的人才。看看那些崛起的省外白酒,每年在广告市场上的投入,就足够云酒们畏惧了。这个时候云酒想“增高”,岂不是连田忌赛马的道理都没弄懂吗?鸡蛋碰石头,对于有智慧的企业家来说,这样的举措显然是不识时务。

最后,云酒之间的价格血战还没分出胜负。云酒利润之所以低,是因为还没出现本土巨头一统江湖,因此众多的云酒自己之间就相互掐了起来,明争暗斗。特别是在超市、餐馆、酒店等终端渠道上的竞争,在有限的经销商、代理商之间的争夺,都是贴身“肉搏”,用最优惠的条件,大幅削减了利润空间,而生产经营成本却被无限扩大,结果是,既乱了市场价格,也伤了自身元气,一损俱损。

面对云酒自身的这些特殊“酒情”,即便云南的小曲清香型白酒也有着地域、民族和品质等天然优势,但若不把非正常化的市场因素净化干净,要想走出去,的确困难,要想“增高”,也可能是四面撞墙。典型的例子是,10多年前云南成立的水富三乘酒业有限公司,因资金不足,市场也没有,却盲目地跑到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做市场,最后血本无归。同样,云南本土曾经红火一时的盛兴超市不也因为跑到北京扩张而导致资金链条断裂最后垮掉的吗?虽行业不一,但教训却相同。

不过,云酒命运或许因为省外白酒的加速入滇而获得巨大转机,这个转机,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省外巨头依托自己的资金实力、品牌实力、营销实力,或许撬得动东盟市场和南亚市场,云酒届时就可借省外巨头拓开的市场渠道而打进这些境外市场。一个比较利好的消息是,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时,英国人拿出来的招待酒就是我国成都生产的白酒——水井坊。因为水井坊早在几年前就在检测上率先执行中国的国家标准和国际蒸馏酒标准的双重检测,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作为的开始,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白酒在国际上的接受度有了标志性的向好前景。二是省外巨头可以加速云南白酒市场的洗牌,可以加速净化云南市场,优胜劣汰,最后活下来的云酒就有希望成为云南本土的酒业巨头而统一云酒市场。

虽然中国的酒有八大名系,但就酒的香型而言,也仅是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云酒为代表的小曲清香型。因此,我想说给云酒企业们的建议是,既然不能一酒独大,为何不可四分天下?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