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文化开道,葡萄酒谋求更大“蛋糕”
来源:  2015-12-21 07:38 作者:
  据《深圳商报》报道  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使得葡萄酒文化知识讲座、评酒会、葡萄酒庄旅游等葡萄酒酒文化推广活动在很多城市日益兴盛。尤其是张裕、长城、王朝等行业领军企业,在文化氛围的培养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以在国内建立起更广泛的葡萄酒消费群体。

  葡酒文化深入寻常人群

  世界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曾说过:“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饮用氛围,中国葡萄酒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选择度和对葡萄酒的认识度,中国的葡萄酒文化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很显然,在品质、品牌上有一定积累的行业领军品牌已经意识到这点,他们在推广内容上也不再一味地只强调西方葡萄酒文化,一味地追求葡萄酒的浪漫时尚,而是拉近了与平民消费的距离,糅合消费者与葡萄酒之间的亲密感,以建立起更广阔的大众化葡萄酒消费群体。

  多渠道接触消费群体

  在深圳市南山潮江春葡萄酒文化知识讲座现场,这家酒楼的黄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吃饭时会选择喝葡萄酒,所以这样的葡萄酒知识讲座会让他们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裕深圳市场负责人则有更深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层次的想法,他告诉记者,酒楼是葡萄酒品牌接触消费群体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给酒楼工作人员传授,也就是间接地将葡萄酒文化传到了消费者那里。

  对于葡萄酒品牌来说,他们正在寻找越来越多的途径接近消费群体。如张裕国际葡萄酒城、北京爱斐堡国际酒庄和君顶酒庄等,让旅游者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葡萄酒的魅力文化。

  同样,在越来越多的时尚文化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葡萄酒的身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葡萄酒正在试图更深入地融入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只有让国人真正了解并接受了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行业也就迎来了真正的“蓝海”。

  以文化做大“品牌”

  不可否认,国内葡萄酒文化的全面形成还需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与10年前的消费市场相比较,整个葡萄酒市场的消费氛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例如在消费层面,有更多的消费者加入了消费葡萄酒的行列,而且过去盛行的“干红兑可乐,干白兑雪碧”的消费现象也大大减少;在产品方面,半汁酒逐渐退市、酒庄酒等更多形式的葡萄酒产品面世。

  可以说,在整个消费氛围的改观方面,葡萄酒企业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已经将葡萄酒文化的传播深入到品牌平日的营销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当好葡萄酒知识的传播者,引导葡萄酒消费。

  当然,在推动消费环境进步、进行葡萄酒文化传播的同时,这些品牌也随之树立起了自己品牌的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稍微了解葡萄酒的消费者,已能感受到不同品牌的文化特征。而从整个国际葡萄酒业来看,能够真正称得上大品牌的,无一不是以深厚的品牌文化作为基础,所以对于国产葡萄酒品牌来说,培养文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做大品牌的过程。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