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来源:  2015-12-21 07:37 作者:

  有人曾问过百事可乐退休的公司总裁斯蒂尔成功的秘诀,斯蒂尔回答是:“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找到了一个伟大的对手,它的名字叫可口可乐。”

  这句话值得思考:在巨大的市场蛋糕诱惑下,应该如果面对竞争对手?市场经济又该如何发展?

  楚汉争霸的血腥

  五粮液、茅台堪称是国内白酒市场的两位老大,多年来分别独霸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市场,不分伯仲。而如今这一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将要被打破。五粮液定下的2009年三大要务之一是于上半年推出酱香型白酒,而茅台方面则通过推动浓香型习酒的上市,以借此实现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美梦。于是,白酒市场烽烟四起。

  其实早在07年3月的时候两家就开始了一场“称霸”的价格战。贵州茅台集团对外发布公告,普通茅台酒每瓶出厂价上调30元~50元。而茅台此次的涨价事件,实质上是对五粮液当年2月22日提价的市场回应。用涨价争夺市场未果后,两家开始了营销、产品等多元化的PK。

  在各自为称霸而横扫市场的同时,两家的口水战也相继而来。

  《中国民航》杂志2007年2月刊载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有关《茅台酒不但能治感冒,还能治许多其他疾病》的撰文,文中声称“茅台酒成了许多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终身不离的保健饮品”。 “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茅台酒俨然成了健康酒的代表。

  4月3日,在宜宾的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面对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表示:“茅台宣传它的酒能保肝、护肝,这是很不道德的。”

  先不说这场口水战谁胜谁负,两家大亨级企业的对抗战术实在不能不让局外人惋惜。

  1998年4月,五粮液上市首周收盘价3.81元,当时市值为171.68亿元。2001年8月贵州茅台上市,上市首周报收8.11元。当时,五粮液总市值达到了193.64亿元,贵州茅台市值仅有92.5亿。而10年后的今天,贵州茅台现在股价118元左右,而五粮液的股价则是15元左右。 五粮液现在总市值570亿,贵州茅台1095亿,五粮液约为贵州茅台1/2。

  是什么造成了五粮液“2倍”变成“1/2”的局面?正是所谓的多元化经营,贪多不化。

  而茅台头顶着“国酒”的桂冠,却在不断地开发农村市场走低端路线。国酒品牌在民众心目中逐渐成了健康酒、科技酒、平民酒、葡萄酒、啤酒等等,是否也是战略失策呢?

  对于五粮液和茅台来说,对方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楚汉争霸,你死我活。未免太血腥了。

  三国鼎立的和谐

  历史证明没有敌人的霸主是做不长久的。纵观世界各国,垄断的经营地位也是不被市场经济接受的。市场就是一块大蛋糕,你吃了 我就没得吃,竞争便是你死我活,这是许多多领导的竞争思维。但事实是市场这块大蛋糕一个人是根本吃不完的。大家一起“抢”着吃才有意思,才有激情,才有创新。

  其实国内的市场一直普遍存在着类似的“风云争霸”的局面。比如乳品界的蒙牛、伊利;

  日化用品界的联合利华、宝洁;通信界的联通、移动等等。市场霸主非此即彼,大家楚河汉界、黑白分明的对抗着。可是几个回合后的结果却是吃力不讨好。与其同损,何不共赢?事实上,让任何两个对手握手共赢,都是不太可能的事,这本身不符合人性特点。那么怎么办呢?唯一有效的就是扶起更多的对手,大家多元化竞争。

  2003年以前,没有人能够把云南白药集团这家百年老字号的中药制造商和一管牙膏联系起来。但如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公司已经成功的跨界进入日化用品领域,成为对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跨国公司具有相当威胁力的新力量。

  在国内3G上市前期,为打破垄断,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国家对电信市场进行了重组,从此,电信、移动、联通开始了“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自2008年底发放3G牌照之后,三大电信巨头终于开始了近距离的“肉搏战”。市场空前热闹了起来。

  “三鹿”事件重击了国内的乳品行业,同时也把“光明”插进了之前竞争白热化的蒙牛、伊利之间。日前,光明乳业再次高调宣布了其“突破常温”的市场战略,正式对垒原本以常温奶发家的蒙牛和伊利两巨头。而此前,常温奶在光明乳业的产品家族中则坐了几年的“冷板凳”。 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认为,基于冷链建设的限制和乳品消费增长的方便快捷需求,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常温奶依然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因此光明对于新鲜和常温不应该是厚此薄彼,而是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为此,2009年初光明正式确立了新鲜、常温、奶粉为公司发展三大战略支柱品类,常温奶就此正式跻身光明“三驾马车”之列。

  ……

  几何学说三角形最稳定,是有道理的。

  战国七雄的发展

  战国时代,群雄争霸,战乱不断,可是却前后持续了200余年。在这一期间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什么呢?多元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需求。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民族品牌的扶持一直是相当重视的。我们需要自己的强大品牌,更需要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大力发展国内的中小企业。今天的中小企业,明天难道不能成为与“霸主”抗衡的“大国”?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对着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集群没形成、竞争优势不明显等发展的不足,同时也有发展环境不优、资金供需矛盾、专业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金融危机给国内的中小企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国务院及时出台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给了他们发展的春天。各地政府都在大力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切实的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财政部数据显示,08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达到35.1亿元,同比增长25%。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空前的“春光无限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3月31日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将于5月1日起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推出。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日前表示,正式启动创业板将是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增强其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从政策到市场,从融资到融智,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支充满生机的中小企业大军将挺进国内各个行业的市场。为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4月11日,400多位来自中外的知名金融专家、学者、金融家、政界高官以及新闻界的精英,将在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09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就中小企业的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度破题。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