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市场 > 正文
宜昌街头进行采访被指“山寨”货全省最多
来源:  2015-12-21 07:34 作者:
  “山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泛山寨”时代的到来,所有合法与不合法、合理与不合理的现象与产品都被冠以“山寨”二字。

  今年3.15前夕,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对外发布《我与“山寨”产品》的调查报告,报告称,湖北省凸现山寨商品“下乡”潮,其中宜昌“山寨”货最严重。此论一出,立即在宜昌引起强烈反响。

  “山寨”的侵扰

  16日,记者在宜昌街头进行采访,很多人并不知道“山寨”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中有五成市民表示,“山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山寨”手机,也有相当一部分市民正在使用“山寨”手机。在另一部分市民眼中,“山寨”就是水货产品的意思。

  在宜昌城区东山大道某手机市场,一家店主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他们卖的就是 “山寨”机。记者看到,一台高仿某知名品牌的“山寨”机,卖价仅为650元,正规厂家售价5000多元。从外观上看,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一观察,其中还是有一个英文字母不一样。店主介绍说,功能比品牌机还要齐全。

  采访中,一些经营国产品牌的手机通讯店主更是向记者大倒苦水:由于价格和外观上的优势,现在的国产手机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部分通讯店干脆也加入到经营“山寨”机的行业。

  到底何为“山寨”?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山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社会文化层面的山寨娱乐和商业经济层面的山寨产品。他们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对于复杂的山寨现象,首先应当明确界定“山寨”的概念,消除公众刻板印象中存在的“山寨=假冒伪劣”的错误认识。“假冒伪劣”与“山寨产品”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假冒伪劣是纯粹的仿冒和伪劣产品,最明显的是对商品的商标、包装、标签或具有的其他重要特性进行复制;山寨产品则主要是以模仿、改造为核心的草根市场的自有品牌产品。

  洋酒“山寨”最严重

  在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您的消费权益遇到过哪些假冒伪劣和服务缩水等‘山寨版’的损害”这个问题,在问卷开列的22大类的产品和服务中,“酒吧”名列前茅,有多达69.15%的受访者指认其害;其次是手机和服装,指认率都超过了半数,分别为61.81%和53.43%。

  调查报告还称,调查发现,宜昌市的重灾区是洋酒、酒吧和手机,指向率分别为28.23%、17.94%和12.50%。

  分析认为,受酒吧之损害的根本在洋酒,受访者中有35.75%的人直接或间接领略了 “山寨”洋酒的猖獗。

  受访者赵姓市民表示,为了揭露洋酒“山寨”的危害,他不惜四处求证,查清了它的策源地和重灾区。赵说,“山寨”洋酒大都是在广东和湖南灌装的,集中在我省鄂东批销,主要销往鄂西旅游城市。在不少酒吧中,柜展的多是真品,而销售的多是冒名顶替的山寨洋酒。一瓶“山寨”洋酒成本只有十几元,经酒托那么一吹,就卖到了几百上千元。

  宜昌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申诉举报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他们确实经常接到一些关于“山寨”货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手机、名酒、名烟以及食品的投诉上,而关于洋酒的投诉很少。

  宜昌位居湖北之首?

  调查报告显示,当问到“您觉得损害消费者权益的 ‘山寨版’,在哪个城市较严重”时,2201名受访者中,28.07%的受访者矛头直指宜昌。武汉市以27.66%的比例居第二。排名第三、第四的是襄樊市和荆州市。

  分析认为,受访者对“山寨版”产品或服务重灾区的评价,是基于受访者的印象思维与主观判断。武汉市作为全国的特大中心城市,市场相对规范一些,一些“山寨”产品便流向了二级城市。宜昌市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南来北往的顾客多,大多是一次性消费,让山寨商品有了更多可乘之机。

  宜昌“山寨”货位居湖北之首?17日,记者在宜昌市消费者协会进行采访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一位负责人称,由于不是权威部门的认定,他也不好对此做什么评价。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示,在宜昌城区,除了“山寨”手机外,倒是很少听说或接触“山寨”货。

  棒击或是宽容

  到底何为“山寨”?宜昌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申诉举报科一位马姓负责人表示,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山寨”货就是假冒产品。既然是假冒,就要坚决打击,为什么要给她穿上美丽的外衣。这位负责人坦言,他个人并不喜欢“山寨”这种说法。

  省消委消费指导部主任胡岳元称,“山寨”货的兴起是一种特殊的消费现象,需要有关部门从产业准入、质量监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理顺关系。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山寨”货也表示出相当的宽容。一位王姓市民表示,“山寨”货没有什么不好,价格便宜,与那些暗藏假冒伪劣产品比较起来,至少让人明明白白消费。张先生说,只要不是山寨药品、山寨食品,像手机这样的“山寨”货,只要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那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

  但刚刚经历过“山寨”机之害的李先生却明确表示反对,他说,他花600元钱从网上购买了一部“山寨”机,用了不到几天,显示屏突然破裂,600元钱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在刚刚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也在呼吁,面对“山寨”货的泛滥,一方面市场急需规范,市场秩序急需得到保护,遵纪守法的公司急需得到扶持;另一方面,“正规军”也真的需要加快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了。 
编辑:赵鑫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