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国民休闲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但是实施过程中会不会助长公费旅游的不正之风?
高舜礼:这种担心也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考虑的重要防范环节。从课题研究和舆论反馈看,主要有4个担心:一是会否引发公费旅游,让原本造福全民的休闲计划,演变成一场公费旅游的少数人的盛宴;二是会否增加国民负担,如果用行政手段推行该计划,势必与百姓的创业计划、培训计划、教育计划、减税计划等发生矛盾。三是会否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国民休闲计划如何避免引致国民身份认同感的分裂。四是可操作性脆弱的担忧,目前具体条件不是最大障碍,全社会尚未充分接受休闲理念才是操作的最大关键,所以有人断言,如果离开了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国民休闲计划仅靠一两个部门很难完成。
记者:广东省已经正式启动国民休闲计划,开始先行先试。在国家层面上,国民休闲计划是否也有了时间表?
高舜礼:出台时间是业界和全社会都较为关注的问题。政策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现实形势也表明,现在是研制、出台和实施的最佳时期。
主要理由如下:首先,休闲生活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提出率先实施国民休闲计划,既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民生权利。其次,休闲消费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如每年几度的黄金周,全国居民出游动辄上亿人次;每逢周末,城郊和乡村游人如织,休闲度假设施满载运营;全国人均出游率连续3年超过1次,休闲消费的大众化市场为施行国民休闲计划奠定了非常现实的基础。再次,我国的休闲时间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周末双休、法定假日、黄金周等,已经使我国公众全年的假日和休息日达到115天,劳动者额外再享有5~15天的带薪休假,这为国民休闲提供了充足的闲暇。
再从市场供求因素看,休闲需求和休闲产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先看休闲潜力。按照全球休闲与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休闲消费、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预计“十一五”期末将接近4000美元,已经触及了休闲消费爆发性增长的中低线。2008年几大城市的人均GDP,广州市为8万元人民币、上海市为1.05万美元,杭州市1万美元、北京市9000美元。全球著名的传媒机构尼尔森公司调查,近年来,我国53%的消费者计划把节余资金用于休闲、旅游等,这个比例居于亚洲14个国家之首,高于新、泰、马、日、印等国。因此,我国国民休闲消费正处于强劲增长的前夜。
再看休闲业态。休闲作为一种业态,目前国内既有闲情逸致、小资情调的传统消费场所,也有乡村庄园、葡萄酒庄、高尔夫球场、豪华游艇、迪斯尼大型游乐园等西方泊来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从国家层面定位,要求积极培育休闲这一消费热点。国民休闲是一个国家发展到盛世的内在表现,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和生活水准高度的重要体现。
不过,从现实操作层面,国家级的国民休闲计划才刚刚进入研究制定阶段,从调研、起草到论证、出台、施行,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全国城乡和东中西部广大地域都见成效,更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过程。
尽管如此,综合研究近一个时期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和结论:当前推进国民休闲计划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