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茅台53度飞天的零售价格758元,高于上海主流价位近60-100元,43度茅台和低端王子酒、迎宾酒价位差别不大。近期茅台正在对全国市场进行检查,同为超市终端,北京上海两地价格差距如此悬殊,说明了检查的必要性。二锅头作为畅销的地产品牌,仍是消费首选。
葡萄酒:同上海相似,进口酒专柜少人问津,其纷繁复杂的名称造成了和消费者的沟通障碍,抵消了品质的吸引力。国产酒中张裕的铺货量较大,长城其次,王朝和威龙产品很少。张裕复出的麟球干红(上海尚未看到)处于34.5元的低价位,表明了张裕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适时调整了产品战略,放大中低端酒的销量。卡斯特和爱斐堡酒庄酒在超市也有少量铺货,价位600元以上。本土品牌丰收则是超市店员重点推荐的品种,相比于本土另一品牌龙徽,丰收在产地、年份、品种的标注上更加清晰;我们关注到丰收在宁夏产区也建立了基地,产品定价更高。
肉制品:我们前期在上海超市关注到的万威客在北京也有大量的铺货,加上本地品牌恒慧和双汇、雨润等全国性品牌;北京超市柜台可谓洋、中、土三分天下。雨润、荷美尔在北京超市的价格明显较上海高出一截,而双汇无太大的差异,我们认为,从不同市场的价位差异,可以看出不同企业在区域布局、生产规模和物流等环节上的差别;作为北全国性品牌,双汇的成本控制明显优于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