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现象在白酒行业十分普遍 记者 席海波 摄
卖400元左右的贴牌白酒成本不过30元-40元,卖100元左右的贴牌白酒成本不过10元左右,有的甚至更低
“茅台醇厂家特价78元/瓶、茅台茅仙酒65元/瓶,茅台一帆风顺268元/瓶。国酒茅台全线特价,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啊!”3月8日,在长春市某大型超市内的酒水销售区,促销员大声地吆喝着。
真正的茅台少则也要六七百元,这里的茅台为什么如此便宜?这让消费者李晓宇十分不解。
“实话跟你说吧,这些酒是贴牌酒,虽然不是原厂的,但也是经过原厂授权生产的,工艺品质都一样。你就放心吧!”促销员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不少酒企都发现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好处,贴牌酒也因此在酒水市场上大行其道。
寿宴中的贴牌风波
2009年3月5日,是李晓宇母亲的80岁大寿,尽管已提前向单位请了一天假,但李晓宇还是早早就起了床,张罗起寿宴来。
累了一小天,寿宴终于搞定。亲朋好友来了不少,纷纷落座后,李晓宇拿出了自己的“珍藏”——两瓶外包装上印着茅台标志的茅仙酒。
说是珍藏,其实是年前李晓宇的同事送给他的。看到上面的茅台标志,李晓宇觉得这酒怎么也得五六百元一瓶。所以他一直没舍得喝,就等着到母亲寿宴这天拿出来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寿宴刚刚开席,李晓宇站了起来,大声说:“今天是我母亲80岁大寿,来,咱们今天喝点好酒。茅台酒厂的茅仙酒很贵的,这两瓶最少要一千元以上。”
“一千多?绝对不可能!这酒我在市内的超市见过,还不到100元呢。这根本不是茅台的原厂酒!是贴牌酒!”李晓宇的表哥驳斥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不是不可能,这是事实。”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这让在座的亲朋好友十分尴尬。寿宴持续时间没多久便草草结束,李晓宇和表哥也不欢而散。
当晚8点多,李晓宇来不及收拾餐桌,便来到了市内的一家大型超市。他要用事实来证明表哥的说法是错的。
但是,当他来到酒水销售区时,不由得傻了眼。“特价了,所有名牌酒全部特价销售,茅台醇厂家特价78元/瓶、茅台茅仙酒65元/瓶、五粮液金枝玉液礼盒套装188元/盒、五粮液一帆风顺268元/盒……这酒都是茅台、五粮液厂家生产的,品质一流,喝上这些酒让您感受高尚生活元素。走一走看一看,便宜透顶的中国极品美酒,走亲访友,馈赠上级的绝好礼品。”促销人员大声地吆喝着。
李晓宇在现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精美大气的“W”标志,古朴华贵的“红白蓝”茅台,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眼前的价格。
“这酒为什么这么便宜?真的是原厂酒吗?”李晓宇问。
“大哥,跟你说实话,这酒都是茅台、五粮液厂家授权生产的。虽然算不上原厂酒,但品质保证没问题,口感也差不哪去。要不,人家也不能让打着他们的旗号不是?”
“贴牌?”李晓宇问。
“大哥你挺懂行啊!”促销员竖起了大拇指。
李晓宇沉默不语。他给表哥发了条短信:哥,不好意思,酒的事你是对的。表哥很快打来了电话:“晓宇,哥也有错,本来大喜的日子,我也不该让你下不来台。”
出钱冠名挂靠名品
近日,记者在长春市多家超市内发现,消费者李晓宇在市场上看到的情况普遍存在。琳琅满目的酒类销售区内有一群特殊的群体,包装典雅、雍容华贵尽显大家风范,无论从名字上看还是从包装上看,都堪称“大牌明星”——茅台茅仙酒、茅台华香液、茅台醇、茅台普天同庆、五粮液金枝玉液……
虽然都大名鼎鼎,但价格却很“平民”——最便宜的65元一瓶,最贵的也不超过500元。在普通消费者眼里,这些酒出身于高档名酒厂家,几乎就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但业内人士平凡(化名)却告诉记者,这些酒并非茅台、五粮液等原厂酒,而是被授权的贴牌酒。
所谓贴牌酒,即指一个酒厂根据另一个酒厂(通常是拥有知名品牌的厂家)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
平凡曾在某贴牌酒厂家做了5年的一线市场销售工作,他对贴牌白酒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
他表示,这里指的贴牌是经过厂家授权的,一般来说,贴牌酒企需向品牌酒企交30万元到6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实际上就是买断品牌费用),即可摇身变成名酒旗下的“子品牌”。这些酒由贴牌酒企生产,自己负责销售,品牌酒企则给出建议价,但具体的市场价格由贴牌企业自己来定,总经销权一般在5-8年。
平凡透露,一般来说,这类贴牌酒每瓶售价主要集中在30元-200元之间。
他同时透露,并非市场上所有挂着知名品牌的酒都是贴牌酒,还有一部分是“山寨酒”,即一些酒企没有走正常的贴牌程序,而是通过一些造假的手段,擅自使用或自创一个和国内名酒有关的白酒品牌。此类产品流通比较隐蔽,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郊区和农村。由于执法部门查处比较严格,市内很少能见到这种“山寨酒”。
“现在想买到这种酒,还有一个新的途径,那就是网络。在网上经常有散布这类消息的,有的假酒以‘茅台内部特供’、‘茅台军队特供’、‘五粮液(国家机关)专供’等名义来误导不知情的消费者,但圈里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山寨酒’。”平凡说。
贴牌酒成本最高不过40元
由于傍上了名牌,贴牌酒的销量也直线上升。
“现在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就是贴牌酒。有了名牌厂家给产品撑腰,普通百姓都很信赖,价钱一般就是中档酒的价格,有的酒甚至比知名中档白酒价格还低。在省会城市中,200元以下的卖得比较好;在农村市场,100元以下的最畅销。现在许多不是贴牌厂家的促销员,都纷纷跳槽到了贴牌厂家,因为这些贴牌酒的利润大,给促销员的提成也高。”国内某知名贴牌酒厂家的销售经理王女士说。
那么,贴牌酒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暴利空间?一位多年从事贴牌酒类销售的李先生向记者爆料:400元左右的贴牌白酒成本不过30元-40元,100元左右的贴牌白酒成本不过10元左右,有的甚至更低,这在行业内部根本算不上秘密。
对于贴牌酒,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国内的名酒中,茅台和五粮液都有很多下属公司,贴牌生产的现象也的确存在。
“茅台集团由许多厂家组成,只要属于集团的厂家,出产的产品都可以印上集团的标志,其中茅台醇就是我们子企业生产的产品。但市场上也有一些打着茅台旗号招摇撞骗的白酒,厂家在包装上将地址印得很含糊,例如茅乡、茅镇等,误导了消费者。据我了解,集团旗下有许多子公司生产的礼盒、白酒都是贴牌生产的,如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等,都是后来贴牌进行生产销售的。在市场上有一个直观鉴别方法可以区分原厂和贴牌白酒,原酒厂的茅台酒一般都是酱香型,价格较高。而其他贴牌的一般都是浓香型的,价格较为便宜。另外,贴牌酒价格经常变动,还经常搞促销。而原厂出的酒价格很少变动,基本上不搞促销活动。”上述工作人员说。
■深度分析
“双赢”背后的尴尬
贴牌酒既给贴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给被贴牌企业带来了品牌收入,似乎是个双赢的买卖。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由于是贴牌生产,酒的品质不可能与原厂酒相提并论,长此以往,是否会影响到被贴牌企业的品牌形象?
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国内酒类权威专家、长春市酒类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
他表示,贴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它能为企业增加其拥有资源在创新能力方面的配置,尽可能地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目前在国内,当一个制造商要延伸自己的品牌时,摆在其面前的路有三条:要么自己搞;要么兼并一些相关企业;要么输出管理,输出品牌,做贴牌生产,进行所谓的“虚拟经营”。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第三种做法。
但他同时表示,许多白酒企业纷纷加入了这个队伍,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许多操作上的弊端也暴露无遗,个别贴牌企业不在白酒的品质上入手,而是过分注重酒水的外在东西。为了追求利益,花大价钱包装产品的企业比比皆是。靠华丽的包装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已经成了商家一种常用的手段。
其次,利益驱动和消费者品牌错觉,也为贴牌酒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许多商家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利用价格上不透明的优势销售所谓的名牌产品,这些厂家抓住了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低这一特点来进行销售。短期来看,这些贴牌厂家获得了不菲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最重要是产品的品质,而不是操作过程中的表象,贴牌对其长远发展并无益处。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被贴牌厂家来说,品牌的透支程度越来越高,贴牌酒的质量已经影响了原品牌的发展。大规模吸纳贴牌酒企加入,最后影响的只能是自己多年打造出来的品牌,而更坏的结果是,企业由于盲目吸收子公司,最后会使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