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装酒就剩下了半瓶,能不惹人怀疑吗? ”消费者郑先生去酒店消费,席间意外发现未开封啤酒只有半瓶,于是对该酒真伪产生怀疑,酒店方面未及时妥善解决,双方矛盾加剧。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后妥善解决问题,顺利化解了双方矛盾。谁动了我的啤酒?
几天前,市民郑先生一行10余人到沙区某酒店聚餐,在该酒店要了5箱啤酒。畅饮中,郑先生意外发现其中一箱酒开封后,内有一瓶啤酒竟是“半瓶装”,查看后发现封盖完整,瓶身也没有裂纹,郑先生和朋友都感觉很奇怪。仔细比较另一箱喝完的酒瓶,郑先生和朋友越看越觉得这“半瓶装”的外观与其他酒瓶有差别,于是对酒的真伪产生怀疑。郑先生叫来服务员进行询问,服务员推说酒水问题不是自己分内工作,无法解答。郑先生又要求找该餐厅经理,服务员出去一会儿后答复,餐厅经理及酒店老板都外出了。郑先生及朋友认为,从酒店方面的态度看,这啤酒一定有问题,极有可能是假酒。在几次试图与酒店进行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郑先生向沙河口区工商局民权工商所进行了投诉。
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工商人员接到郑先生投诉后,立即着手进行事件调查,与酒店餐厅经理、老板,供货商及该啤酒驻大连办事处负责人及时取得联系。办事处负责人在接到工商部门的通知后很重视,带来该“半瓶酒”批次检验报告赶到工商所了解事情经过,但在交涉处理过程中,郑先生对该办事处提供的证明其身份的材料也产生质疑,认为该办事处也很可疑,说不定是与供货商串通造假。调查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工商部门对酒店的啤酒购销手续进行了详细检查,确认手续正常,排除了酒店自行购进假酒的可能。但是因投诉纠纷暂未解决,没有对该酒的问题下定论,所以先暂令酒店停止销售该批次的啤酒。酒店方面态度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工作,暂停了该批次啤酒的对外销售活动。
联系总部解决难题
啤酒供货商、办事处负责人承认这瓶惹事的“半瓶酒”的确与其他的酒在外观上略有差异,但经他们鉴定,绝不会是假酒,可又拿不出合理的、让消费者足够信服的解释。经过工商所与市工商局相关部门沟通后,由工商部门给该品牌啤酒在外地的总部正式发函,请该啤酒公司总部予以配合鉴别。次日,该啤酒总部的售后服务中心正式回函“此情况很可能是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野蛮装卸碰撞导致。瓶盖表面或瓶裙部受冲击后,瓶盖变形,密封性受影响,造成漏气或产生气味、味道异常,引起漏酒造成内装酒量不足。 ”同时对这半瓶酒验明正身,确认是真酒。
耐心调解终获圆满
工商人员在接到啤酒总部的回函后,又立即请消费者郑先生、啤酒供货商和该啤酒大连办事处以及酒店负责人多方到场进行说明。在得知工商部门如此重视消费者的投诉,又看到该啤酒总部的正式回函以及供货商、办事处和酒店负责人态度诚恳积极,消费者郑先生也很感动。酒店方承认是酒店方面在第一时间处理不妥当造成了消费者的误解,导致后期产生了如此多的纠纷矛盾,牵扯了多方精力。在工商人员的调解下,酒店方面向郑先生诚恳道歉,同时依据相关法律,对郑先生进行了合理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