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楚酒楼效果图
“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唐时李白赏月饮酒并留下著名诗篇的孙楚酒楼,将重现水西门西水关。这一南京最早的赏月胜地,建于晋时,后几经损毁、重建,到清朝时仍临水矗立在水西门秦淮河畔,此后毁败没有再重建。
酒楼最早建于晋时
据秦淮区有关史志专家介绍,与东水关遥相呼应的水西门西水关,被称为十里秦淮的“龙尾”,内秦淮河从这里西出流进外秦淮,故这里曾是南京对外交往的重要水上通道。从三国时起,从中华门到水西门、莫愁湖之间渐成繁华商业区。至晋时,太守孙楚来到水西门的一座酒楼,诗兴大发,狂饮高歌。店主后把酒楼更名为孙楚酒楼。
唐时,诗人李白常与文人酒友在此酒楼饮酒赏月赋诗,酒楼因此又被成为太白酒楼。至明清,孙楚酒楼成为南京重要一景,在乾隆《金陵四十八景》中,第十三景即“楼怀孙楚”,可见酒楼在当时影响之大。
复建地点与旧址相去不远
昨天,负责南京内外秦淮河水系贯通工程的秦淮区有关部门人士说,孙楚酒楼复建是内外秦淮河水系贯通工程的一部分,在西水关水系贯通节点处,将打造一个景观片区,以水西门高架为界,分东西两个景观区,孙楚酒楼将选址在东边景观区的秦淮河畔临水复建。
虽然孙楚酒楼具体旧址已很难考证,但大致方位在水西门,所以酒楼复建地点选在内外秦淮河水系贯通节点处的景观区内,与旧址应该相去不远。
临水而建,设亲水码头
从内外秦淮河水系贯通方案的规划初稿中,记者看到该酒楼的建筑风格是:向内秦淮河西五华里河厅河房建筑形制过渡,兼具合院形式和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建筑设计中将着重考虑临水驳岸特性,充分体现酒楼的亲水性。如楼体一部分建筑外廊临水,外廊高度控制在2.8米左右,并设亲水码头,让游览十里秦淮风光的客人,能从水路直接登上码头,进入酒楼。考虑到酒楼西侧水西门高架的影响,酒楼建筑布局与其有较大退让,并以绿化分割。
酒楼建筑主体以两层为主,局部三层,高度控制在11米。一楼为敞开式大厅,初步设计有两个内庭院,还有零点餐厅、小宴会厅等;二、三层以包间为主,二楼有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