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从不乏因酒而闻名的城镇,也不乏因城而生的美酒,因此,便有了“酒乡”的出现。中国酒乡水土不同,民俗有别,文化迥异,都堪称旅游的绝佳目的地。“五一”将至,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旅游佳期,你是否选好了旅游线路?如果还没有,就跟随我们在报纸上漫游中国名酒之乡,不要忘记准备一支笔圈出你的目的地。
绍兴酒勾起烟视媚行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据说,绍兴是世界上桥最多的水乡,桥的密度是威尼斯的5.5倍。绍兴酒,正如绍兴繁若晨星、形态各异、别具风格的小桥,既能直接在您思绪的鸿沟间搭架通途让您巧思迭出,又能在您与他人的思想情感间搭架通途,使沟通处处充满韵致。小桥自有一段风光旖旎,它所带出的别有洞天亦让人沉醉无限。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其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光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自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等。一代文学巨擘鲁迅的许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绍兴文化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
绍兴的风土人情,以乌蓬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来绍兴千万不能不尝绍兴老酒,越地酿酒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期。绍兴老酒采用传统独特工艺,以得天独厚之鉴湖水酿制,集饮料、药用和调味于一身。绍兴老酒品种颇丰,有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花雕酒等,其中的古越龙山牌加饭酒和绍兴花雕坛酒为国宴专用酒,屡获国际金奖。
至于绍兴菜肴霉干菜烧肉可说是绍兴当地最有名的家常菜。另外酱制菜肴也是小有名气,如酱鸭、酱鹅、酱菜等。还有与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孔乙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茴香豆,早已成为远近皆知的绍兴地方小吃。
乌镇的味道:三白酒
相传旧时乌镇酿酒业十分发达,明时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顺兴、永盛三家最为著名。现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所产“三白酒”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庆典时,浙江巡抚高仲越选中乌镇高公生糟坊生产的三白酒列为贡品,进贡皇室享用。高公生糟坊也由此鸿运发达,数百年来一直风靡江南一带,经久不衰。
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在乌镇民间,此酒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谣“ 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置身于糟坊巨大的蒸笼边看涓涓佳酿滴落坛中,或在老店长条凳上小酌一番,都是偷得半日闲的快事。
高庙古镇与高庙白酒
高庙古镇位于四川洪雅县西南,距县城56公里,东临峨眉山、南倚瓦屋山、西连玉屏山、北望川西平原,始建于明后期,因老街市最高处古有土地庙而得名,清代逐渐完善。
古镇三街分为上街、下街、横街。高庙现在仍有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街,街面一律以青石板铺路,不过已然斑驳多年,一道道或深或浅的裂缝记载着古镇过去的沧桑。老街玲珑细致,两边屋檐几乎并拢,仰望可见一条长长的“一线天”。古朴的老街、悠闲的老人、挂在檐下的老玉米,这一切显得格外幽静、神秘。完整的清代民居,在高庙随处可见,历史的足迹就在我们面前。泡壶清茶,在里面小坐片刻,让我们享受下隐居的意境。
建筑以其年代久远、布局别致、构造典雅,颇受国内外影视界青睐,古镇多次入选外景拍摄基地。逢庙会节日,热闹非常。
高庙古镇还有一样好东西,那就是在四川很有名的高庙白酒。高庙人酿酒历史悠久,并且相当有造诣。
最初,“高庙白酒”不是现有的名称,而是以地名命名的,叫做“花溪酒”。后来,“高庙白酒”作为唐时朝廷贡酒,与“五粮液”、“剑南春”作为四川的“三剑客”一起入主唐都,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喜爱。后来,杨贵妃用“高庙白酒”和桂花泡制成的“桂花酒”色香俱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至今高庙人都还有泡制贵妃酒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