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春节饮酒要有“度”
来源:  2015-12-21 17:05 作者:

    人逢节日精神爽,春到人间飘酒香。辞旧迎新,意味盎然,亲朋聚会,借酒助兴,举杯祝福,当属大快人心事。

    但,如同酒的酒精含量都有个度数一样,饮酒也要有一个“度”。作为“水做的液体,火样的性格”的酒,历史上颇有佳话。“十圣”之首,便是“酒圣”。酒而有圣,且冠榜首,当只有文明可谈,岂能与愚昧为伍?黄庭坚在《谢答闻善二兄弟》中“四座欢饮观酒德,一灯明暗又诗成”,说的是喝酒要讲究“酒德”。古人说的“花要半开,酒要微醉”讲的也是饮而不过,饮而不贪之理。换言之,酒饮到不影响身心、不影响正常生活和思维规范的程度才好,要以不产生任何消极不良的影响与后果为度。

    酒德,是我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酒戒》、《酒箴》等,反复阐明,饮酒“不及于乱”的道理。制止滥饮,提倡节饮,文明饮酒,科学饮酒,这就是中国酒文化所提倡的饮酒之德。喝酒是一种释放,无论怎样的释放总是以不影响别人情绪和心境为底线的。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喝出高雅,喝出情怀,纵是千杯下怀,也别忘了留那么一点酒德给以后的岁月。

    如今,逢春节的时候,酒后驾车、酒后闹事、豪饮滥喝、强逼硬劝的事并不鲜见。在由杯到碗再到瓶,猜拳赌气瞎折腾中,出丑闯祸的事出来了。前些日子,一些地方的翻车人亡事件,还有刚发生的数人喝酒,在饭店闹事;有的人高速公路的出丑胡闹等等,无不与酒后糊涂有关。在我们这个讲究“品味”的时代,“品”才见境界,才有韵味,徐徐品之,款款而饮,量力而行,有何不好?每逢劝到狂喝猛饮这个份上,如果还要“宁伤身体,不伤感情”,久而久之,便会闹出一些无谓且无聊的“酒事”,只会害身体,毁事业,损家庭。这样的喝酒,我想是失去了喝酒的原本意图和情调。那种一喝就醉,一醉就耍酒疯,借几分醉意又胆大离奇的人,只会播谬种,坏风气,丑形象,损文明。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酒文化的古国。酒的发明实在是一大创造,给人类的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一章。“百行德为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认为,在所有的言行中,道德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具体的。“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这是有儒风,有酒德的饮酒,“舒心的酒千杯不醉”,这与“酒逢知己”差不多一个理。中国历史上酒事纷纭复杂,酒人五花八门,而饮酒为雅事,饮而神志清明,则是风雅之饮了。耽于酒而沉于俗,气味平泛庸浊,酗酒无行,伤风败德,沉溺恶秽,不知肉麻,这不是醉生梦死,暴殄天物么?人而无德,谈何为人处事?豪饮滥喝的理纵有千条,但珍贵的生命只有一条。但愿,“行车不喝酒”能成为司机朋友们的好习惯,不仅过年时节如此,平常日子也应这样。

编辑:张勇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