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台湾当地民俗发展而来,约定俗成的年底犒赏宴会,也就是现在通行的公司年终聚会。本来是一件自家的事情,现在却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
年终聚会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规模与排场,也正成为经济景气指数的风向标。
传统年会“三宗罪”
哈佛的一位学者注意到:中国企业更注重以家庭的形式来塑造一个温暖、密切的工作环境的特点正在发生变化。以效率、业绩、结果为导向的西方管理价值观正在改变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员工关系。
有一天,CEO们忽然感觉到,公司里面的气氛似乎需要更活跃些,员工士气似乎需要更昂扬些,团队部门似乎需要更融洽些,他们会问:除了会议,E-mail,还有什么别的方案?什么?年会?你是说那个在年底进行的吃吃喝喝的Party?
没错,大多数的公司年会没有发挥真正的沟通功能,被人低估,也都是因为曾经或正在遭遇的“三宗罪”:
流于浮表的热闹场面,同事之间没有机会建立真正的沟通与互信; 没有真正的激情被唤起,老板台上的总结与展望得到了员工的茫然与冷漠;缺乏新鲜的设计创意,关键环节则是年年“老三样”:总结表彰、奖金发放和自助酒会。
成功年会“七个E”
那么,一个成功的年会又是什么样的呢?有个7E的指数可以被视为一套评价指标。当然,这些指标也正是一个完美的年会所能达成的管理功能:
Energizing 激励员工士气
Enlightening 营造团队气氛
Embracing 促进深度沟通
Envisioning 分享发展战略
Engaging 增进目标认同
Empowering 学习共同成长
Enjoy 放松娱乐
这7项指标并非同时平行,而是具有逐渐延展的结构关系。
也就是说,年会的功能从内往外逐渐展开,才能顺次保证参与者的满意度,最终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多数的组织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寻找新鲜的地点和玩法。看起来,似乎抓住了关键。
其实,对于一场承载公司管理层战略性目标的年会,最关键的就是组织者要了解两个最关键群体的期望:员工的期望和高级管理层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