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之为物,产于上古。据说开始是用于祭祀,供神享用,后来慢慢地由娱神变为权贵们的自娱,再后来普通百姓也能喝上一杯啦。不过人毕竟不同于喜怒不形于色的神,人是血肉之躯,七情六欲会因酒的作用而更加炽烈,既能让关公温酒斩华雄,李白斗酒诗百篇青史垂名,也能让殷纣王隋炀帝之流丧国辱身遗臭万年。中国有几千年的酒文化,但不知是现代酒的度数比古代高了,还是现代人的定力比古人低了,总之,古人向往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淡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趣,“桃花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喜悦等等,已难觅踪影,常见的却是“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式的强劝硬灌,或是“酒壮怂人胆,不服老婆管”的肆意放纵,酒一过量,头一大,嘴巴也就没有把门的了,胆子也比平时大了,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干的事也干了,喝坏了身体,闹出了矛盾,特别是干出了违法犯罪的事,到那时再说“都是酒害的”又有什么用呢?
人有人品,喝酒要有酒风,每逢佳节亲朋好友聚会小酌几杯调节气氛,愉悦心情未常不是美事,但首先要“把得住”自己,不逾量且最好留有余地,不逞英雄不使气,更不要硬劝强逼别人饮酒。如果确实“把不住”,说明已不适应再饮酒,应听人劝坚决戒酒。酒之为物在于助兴,如果反被酒“放倒”,则不如不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