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除夕夜归人
来源:  2015-12-21 17:01 作者:
  年三十,又名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年三十最重要的事,就是一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为此,人们不远万水千山,千辛万苦地往家赶。
     
  最难忘那一年的除夕,当时我们姐妹三人还在上学。记得姐姐从芜湖放假,路上历经轮船、火车和汽车,辗转了大半天才到家。到了年跟前,雪又接连地下,上了冻的路上,行人和车辆只能缓缓前进。虽说瑞雪兆丰年,出行却极为不便。
     
  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姐妹跟着父亲贴春联,摆香炉,放烟花,忙得不亦乐乎。临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近傍晚,全家人热热乎乎吃了团圆饭,正准备打牌,听到走廊传来时有若无的敲门声。三十是团圆的日子,谁会在这时串门呢?客人迎进来,却是一位身材高大、眉目清秀的战士。他腼腆地笑着,说是误了回家的车,附近旅店都关了门,看见我家中堂贴着三军仪仗队的年画,就冒昧来打扰。我当时的第一感觉,不会遇到骗子了吧。可母亲就像招待亲戚一般,给他端茶倒水。原以为寒暄几句,就打发他走,却不料军人出身的父亲竟拿出酒菜,和他推杯换盏起来。猫在屋里的我们藏不住了,直性子的妹妹急着问母亲:“他怎么还不走,他准备什么时候走?再怎么也不能大年三十往陌生人家跑啊。”母亲压低了嗓门跟我们说:“出门不易啊,谁都会在路上遇到难事,能寻到门上,就是缘分。”天色愈黑,小战士终于起身要告辞,却被父母拦住,劝他:“天晚、路滑,不会再有车了。店家也关了门,就在家里住下吧。”那个三十,母亲和我们三姐妹挤一张床,睡得浑身酸痛,辗转难眠。父亲和那名新兵蛋子几乎聊了个通宵。大年初一清早,小战士吃了母亲亲手搓的元宵,热热乎乎上路,临行前给父亲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那个年三十像一段插曲,使我对回家过年的人们充满了关注,期待他们顺利平安抵达家园。父母以他们的热心做了很好的诠释:年,就是普天下儿女的归宿。尽管是素不相识的路人,却因为过年、因为团圆,需要一份牵联,一份关照。怀了这样一份心意的年,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怎会不让人心生美好。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