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
若按人的习性来理解,獾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袋獾可以在三十分钟之内,吃下差不多相当于自己体重40%的食物,可以理解为是个急性子。
而在王安石的性格中,排他、急进、富于攻击性等特点也都是很明显的。
★职场经历
1067年,年仅20岁的赵顼登上历史舞台,史称宋神宗。
是时,北宋的政权面临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政费繁多。
就在宋神宗郁闷之际,想起了一个曾让自己欣喜的声音,这个声音正是来自王安石。
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递交给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赵祯的一份万言书中,倡议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以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正是在那个时候,王安石告诉赵顼说:“我可以帮您使国库充盈。”而这,正是赵顼最想要的。
1069年,王安石被已经登基的赵顼提为参知政事,次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改革推行新法,史称“熙宁变法”。
从变法推行开始,反对的声音就络绎不绝。因此,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
我们若把变法失败归结于反对派的“徇私利己”,显然是过于简单了。其实,很多人反对王安石变法,并非反对他的目的和初衷,而是反对他的方式。例如,司马光也主张改革现状。司马光不止一次向神宗进言,要从用人、理财等方面缓解已经出现的各种弊端。但随着变法的深入,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两人的方向是相同的,但路线却各不相同。
从后来发展的结果看,尽管不知道司马光的路线是否正确,但王安石的方式肯定有问题,否则,王安石理想中的改革受益者——皇帝和老百姓不会反对变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