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2月18日专电 20年前,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农民演员赵本山,把来自乡土的笑声带给了十几亿观众,博得了20年的喝彩。现在,赵本山的小品成了人们年夜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无论央视春晚办得怎么样,大多数人都选择耐下性子等待赵本山的节目,在享受完赵本山的“笑弹”之后才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能安然入睡。
20年春晚锤炼让赵本山成了中国的“卓别林”
卓别林在黑白无声的银幕上,给无数观众留下难以忘却的笑声。而赵本山,这个穿着老式中山装、戴一顶“老解放帽”的东北农民,已经在中国观众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美国人也在2009年有幸一睹这个中国小品王的风采。
从1990年到2010年,赵本山成了央视春晚的“顶梁柱”,从1990年首次登台表演《相亲》开始,到2010年带着徒弟奉献《捐钱》,以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密切联系当下的生活,抖落出无数“笑弹”,让观众捧腹大笑。
赵本山经常展现多面的农民形象,有的蔫,有的憨厚,有的幽默,有的“狡黠”。《卖拐》里的赵本山是一个“狡黠”的形象,“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嗫了,能把尖人忽悠孽了,能把小两口过得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他忽悠瘸了!”一时间,“忽悠”一词成了全国观众的口头禅。而在《钟点工》里面,他又展现了一个寂寞但又不失幽默感的老人形象,“睡得腰生疼,吃得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从形象塑造上来看,赵本山一脸的“农民相”,但是他吸引观众的一个秘诀就是语言耐人寻味,把最土的乡土语言演绎到极致的幽默。很多人说,乡土味的他嘴里吐出的很多话都是在农村千锤百炼过的,都是一颗颗冒着热气的“催笑弹”。在《捐钱》里,赵本山仍是妙语连珠,硕果累累,“美国人过去多牛,今年不也找我们借钱来了嘛!”“我现在不是境界高,我是血压有点儿高!”“有钱能买来房子,买不来家;能买来床,买不来睡眠;能买来书,买不来文化;能捐出去,换来的是尊重。”
赵本山用他独特而又高超的逗乐技艺走入了广大观众心中,透过赵本山看到人世间的幽默。从直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他所扮演的形象,还是他的语言,都能够满足很多观众的口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