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花看半开 酒饮微醺
来源:  2015-12-21 17:00 作者:
  中国人过春节,酒是必不可少的。
  
  眼下喝红葡萄酒很流行,但是对于刚开始喝红酒的人来说总觉得有点蒙,这酸不酸、甜不甜的红色果酒和我们平常所喝的啤酒、黄酒、烧酒大不一样。
  
  其实,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我们不妨先抛弃专业的品酒用语,从另一个角度切入。
  
  记得美国加州有位酿酒师把酒品比作人品,这真是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
  
  和人一样,瓶中的葡萄酒也是其先天和后天的合成。同一个葡萄品种,在不同的地区生长,有着不同的风格,而该生长年份的气候,又极大地影响着葡萄的质量。发酵完成后的葡萄酒,在不同的橡木桶中的时效处理又会左右着葡萄酒的品质。装瓶后的酒,由于其保存时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开瓶后的口感也会大不一样。总之,贵口下咽的那口酒,体现着该年份酒的全部历史。
  
  说到人品,先人对圣贤有这样的描述:远观,威严可敬;近视,和蔼可亲;听讲,则悦耳可信。这种识人过程的距离变化而引起的好感和品酒过程中观色、闻香、品味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酒的酿成,一定是得天时、地利、人艺之独厚。捧得一瓶好酒,一定先去搜索瓶贴上的信息。定下心,小心翼翼拉出木塞,将酒注入大肚醒酒瓶中。稍后,举着三分有酒的高脚杯,静观其色;埋鼻于斜杯中,数闻其香,入口浸舌后稍滞下咽,慢品其味。
  
  好酒,总是鲜明地呈现其独特的个性,执着地暗示着耐人品赏的回味,使你想再喝上一口,去留住那微妙的美感,就像你不想让自己喜爱的好友这么快就离去一样。
  
  当然,酒量因人而异,饮酒后的反应各人也不尽相同:若是喝不足,则升不到山顶,见不了“庐山真面目”;若是喝太多,便会伤身出丑,品酒也就更说不上了。饮酒还需适时打住,养生保健又欢欣享受,岂不美哉!
  
  何谓适时?花看半开,酒饮微醺,那才是人酒合一的美丽瞬间。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