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喝酒前可先吃些粗粮食物
来源:  2015-12-21 16:57 作者:

  明天就是万圣节,佛山诸多白领打算在这个晚上狂欢一把。不过,医学专家提醒,健康的基石之一是平衡饮食,切勿对任何一类食品过量摄取,当然包括饮酒。

  “多参加这类集体活动有益身心,关键是把握好度。”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刘继洪说,“中医讲究不要过度,因为喜怒哀思悲恐惊七情对我们的脏腑都会有影响。正所谓情志损伤,过喜过恐都会伤害肝肾。”

  常饮酒者多为痰湿体质

  现代人喜好交际聚会,相聚之时,难免会把酒言欢、酒杯不离手。然而过度饮酒容易引起肝损伤,易患上酒精肝,导致肝功能下降,严重时更会引发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刘医生说:“不只是伤肝,酒精对胃亦有刺激作用。”他表示,目前在急诊部门遇到的胃出血、急性胃炎病人,很多是由饮酒引起的,“他们本身有胃病基础,饮酒则成了诱因。”

  此外,如果大量饮酒,酒精浓度过高会麻痹神志,影响植物神经,情绪不能控制,则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产生酒后驾驶、打架等行为。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9类:平和、气虚、阳虚、阴虚、血淤、痰湿、湿热、气郁和特禀。喜欢喝酒的人,常吃肥腻厚味的食物,所以这类人多数以痰湿体质为主。”刘医生说,“针对痰湿体质的调理,应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清淡温平食品,如豆类、芹菜;而淮山、薏米等汤水类则有健脾养肝、利湿的功效;另外适当食用姜也是可以的。这些食材也适合长期在空调环境工作的人群。”

  饮酒前用甘类食品打底

  人们常说,喝酒前要先吃一些粗粮食物,有助缓解酒带来的伤害。刘医生说:“从生理角度而言,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空腹喝酒,酒精很快通过肠胃去吸收,酒精浓度容易达到高峰值,损害胃黏膜。而先吃一些食物,能通过肠胃的蠕动相对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

  此外,甜类食物能够和解酒毒。“从中医学上讲,甘能和能缓,喝酒前后冲一些黄糖水、姜糖水,或者吃一颗糖,能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刘医生表示,最实际的方法还是喝水,“有助利尿,让酒精尽快代谢出人体。”

  频繁的夜生活容易造成作息规律紊乱,打乱体内的平衡。“中医主张晚上11点前睡觉。因为晚上11点到深夜1点,即子时,是胆经当令的时候,阳气开始调动。而睡觉能提升阳气。”若此时不睡,会影响身体免疫、体质平衡以及调护等方面,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产生疲劳、失眠、食欲下降、头痛头晕等症状。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