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酒庄入瓶
来源:  2015-12-21 16:55 作者:

  看酒标签(WINELABEL),常会看到有一行细字,上方写着MISENBOUTEILLEANCHATEAU,法文的原意是指在酒庄之内入瓶,至于中文中的CHATEAU,有时会被其它字代替,于布根地(BURGUNDU)地区之内,亦可能被改称为DOMATNE,甚至是酒庄的名字。

  有部分人士会将这些字认为“多余”,酒当然都是在酒庄之内入瓶,有什么值得写在这张“证件”之上?错了,绝大部分的酒,确然都是在酒庄之内入瓶,贴上标签之后才推向市场上发售。不过,要知道入瓶是需要一套设备,一些大型酒庄反而可以直接以人手入瓶,一些中小型的酒庄,如果了解到有“合作社”可供租用设备的话,就会先租赁如电油车般的酒车将酒运到合作社,再租用其设备入瓶,然后运回酒庄之内存放,到适合的时间便为酒贴上标签推向市面发售而已。此外,还有小部分酒庄根本不会售卖瓶装酒,将酒酿好之后,整批卖掉由其他人包销,也亦不存在酒庄入瓶的事。

  于传统上,又或者说早期的葡萄酒,的确不是入瓶发售的,而是一桶桶连原桶售出。而喝入者,为了方便携带外出饮用,都会改用羊皮袋(注:这是将整只羊以高技巧削净,于颈部上方割开去掉其肉及内脏,不损其皮毛为原则)盛载,于旅游或打猎时饮用。直至玻璃的面世,酒庄还是习惯地一桶桶发售,代理商再自行入瓶散装发售便是。

  直至有“奸商”的出现,他们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因此常将劣酒混进超级佳酿之中,甚至加水来出售,令到饮家蒙受损失。酒庄的声誉则受损,因此激起酒庄不想给奸商合作的机会,也为了拓展更多的市场,皆因一桶酒始终还是价格颇高,因此他们开始自己入瓶,再加上酒庄的标签,以证明此酒是某名酒庄的出品,也用上述字句以做证明。

  至今,“酒庄入瓶”此说法已经无甚意义,通常所有的酒都会如此,只是未知将来会不会将此句子取消而已。有部分国家(如葡萄牙)却采用“保证封条”以做证明,通常是由当局证人到酒庄,证明葡萄酒符合资格,再下令颁发封条,这是个长方形的纸条,酒庄入瓶的封条横踞过瓶口与松木塞的部分,再加上锡盖密封,同样能够证明。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