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擒着酒壶游湘西
来源:  2015-12-21 16:31 作者:
  结伴去湘西,是谋划很久的事了,但花自己的血汗钱,怎么说都有些心疼。每人拿出2000元之后,三人异口同声:所有开支决不能突破6000元。但花了400多元到南昌,又买了3张去怀化的卧铺票,我们的预算已耗去四分之一,而此时我们离计划中的第一站凤凰还有1000多公里。
  
  “要紧缩银根,精打细算。”小方说。
  
   “精打细算个鬼!你们这些腐败的家伙走到哪喝到哪,我看你们怎么回来!”小余的话里充满着气。 
  
  也难怪,三人中,他的酒量最小,最多只能喝2两,我们多喝一瓶酒他就要多吃一点亏,假如我们一路上喝下去他就不知要吃多少亏了。
  
  夜里上车前,我提议买几个小瓶装的二锅头。小方说:“好主意!好主意!小瓶酒喝起来方便。”小余站在边上饶舌。钱放在小方的登山包里,而事先我们也订了规矩:此行途中凡事只要两人通过即可开展,好在小方还算有良心,他只买了两小瓶。
  
  上车时小余赌气,死活不肯拎放着酒的兜子。我们坐在车里喝酒时,他恶狠狠地吃瓜子、花生,一副不吃回成本不罢休的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架势。
  
  到了凤凰县城,店老板把我们带到了游船上吃饭,吃当地最有名的血粑鸭。
  
  船在江水中晃荡,沱江两岸的灯光如梦如幻,一条条游船从身边划过,有人奏乐,有人吟唱,我们的队伍中又添了一名复旦大学的才女,所以,少了酒真是作孽。
  
  小余一马当先,上岸去买酒。砂壶装着的,8块钱一斤,当地酿造的苞谷酒,40度。一尝,果然绵得很,丝毫没有勾兑酒的冲人味儿,几个人都争着喝,连复旦才女也倒了大半盏,老板娘在边上笑:别喝多了,这酒喝多了忒难受。
  
  迷迷糊糊回到旅馆,头刚挨着枕,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一起床,有雨声在耳边响,临窗听,沱江的滩声滔滔不息,再仔细看,窗外并没有雨线,滴滴答答是雾气形成的水珠从屋顶上往江里落的声音。
  
  小余这回来劲了,这酒真好!这酒真好!我从来没睡这么好,今天晚上我们还喝酒。
  
  从附近的山江苗寨返回的那个下午,我们在路边躲雨,一股浓烈的酒香飘进鼻子里。走进一看,是个酿酒的作坊,七八个大酒缸立在那儿,亮闪闪的。问老板是什么酒,老板答,有苞谷的,高粱的,还有米酿的,并用酒盅一一舀着让我们尝。问价格,每斤五块。这么诱人的价格没法不让我们心动。向老板要了个大塑料壶,把壶灌饱了,总共才花了40元。
  
  晚上去吃饭,小余热情地擒着壶来到虹桥边的一家餐馆。我们把桌子搬到了路边。湖南的两个女孩帮我们砍价,一个乌鸡火锅,加3个炒菜,居然只要68元。照例喝得歪歪倒倒,走在路上,小余一脸的快意:今晚开销最少,照这样子,我们可以在这儿多玩几天了。
  
  下了虹桥,几人索性去坐游船。有些风。船工把船撑得晃晃悠悠的。岸上几个姑娘分在不同的景点对歌,歌声也被风吹得颤巍巍的,游客不停地叫好,鼓掌,我们也扯着嗓子跟着闹。船工气喘吁吁地笑。边笑边指点,这是黄永玉先生的画室夺翠楼,那是沈从文先生故居,前面的是几座真正的吊脚楼……我们让他唱山歌,他却一再推辞,说唱不好唱不好。
  

  已是晚上10点多了,街上没有一点困顿的意思,烤肉串的铁板滋滋地响,卖猕猴桃的背篓排成线,到处 都是扎着蜡染头巾的游客在路边吃,在路边喝。
  
  我们买了几袋小吃,回了房间,坐在床上,又喝将起来。小余边吃边叨咕:真腐败,一晚喝了两顿酒。说罢,把两串肉一齐塞进了嘴里,这下心里才稍微平衡了些。
     
  那几天,每次出门,小余除了带茶杯,就是擒壶了。他当然有牢骚,我们就开玩笑:“酒壶不要了,拎着麻烦,在饭店买酒算了。”
  
  “饭店的酒多贵啊,把钱喝完不回家啦。”小余在后面擒着壶,嘟嘟囔囔的。他的嘟囔声一直绵延到我们后来所到的边城茶峒,当然,抱怨归抱怨,那只飘着酒香的壶他还像宝贝似的,始终擒在手上,伴随着湘西的一路美景,伴随着我们的一路好心情。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张吉山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