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五岁半的儿子迷上了玩陀螺,买了一个又一个,玩起陀螺来那废寝忘食的状态简直要让作为父母的我们束手无策了。
儿子的陀螺与我儿时玩的陀螺相比,样式完全不同,玩法也迥然相异。儿子的陀螺是各种部件组装起来的,做工考究,样式新颖,颜色各异并且鲜亮,非常符合现在儿童对于玩具的心理需求。发射陀螺有专门的工具,很简单,把一个长拉条插进发射器,再把发射工具卡住陀螺,然后放在地上,用力抽出拉条,陀螺便飞速旋转起来。
儿子成了地地道道的陀螺迷,这一点都不夸张。下午儿子从幼儿园回家,进家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玩陀螺。他现在已经有4个陀螺了,但仍不断给我们施压,要求买全钢的陀螺。我和妻子共同劝说、震慑,软硬兼施,才打消了他继续买陀螺的强烈念头。
儿子玩陀螺,一个人玩还不行,必须拉着妈妈比赛,否则便觉得了失去玩陀螺的真正意义。比赛必须自己赢,否则便要大喊大叫,以示不平,恰似刘欢唱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呀”。妻子在陀螺比赛中很为难,既要满足儿子的好胜心,又不能表现出自己是故意输给儿子的。当然,这其中的绕膝之欢,也是人生一大乐趣了。
周日,妻子到市里听课培训,只好由我带儿子了。儿子说要到小区广场上与小朋友们进行陀螺比赛,我欣然同意,儿子准备好“枪炮”,便与我兴冲冲地下楼了。
几个小朋友很快聚拢到一起,说定规则,比赛马上开始。比什么呢?比的是攻击力。儿子的陀螺是塑料与不锈钢的混合体,怎能比过别人的全不锈钢陀螺,与别人的陀螺一碰,便动弹不得了。儿子很是生气,我看了也有点生气。对于他们的这种比法我感觉太单一,没有体现陀螺旋转的另一重要指标——持久力,即谁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陀螺旋转时间更长。我开始对几个孩童发表演讲,说服他们要比一比持久力。孩子们若有所悟,对于我慷慨激昂的演讲以及比拼持久力的玩法表示赞同。结果,一比持久力,这可乐坏了刚才还是常败将军的儿子,一连胜几局。现在,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儿子非要买全钢陀螺了,好胜的他认为这样才能战胜别人的全钢陀螺。他的想法应该说是正确的,质量大会更有力量。
我给几个孩子讲了我儿时玩的陀螺。有个小孩说他见别人玩过。在他们的眼中,我说的那种陀螺可谓十足的下里巴人,而他们的陀螺才是真正的阳春白雪。我儿时玩的陀螺是用木头削成的,形状像个大钉子,只是加粗了许多,在木陀螺的下端装上一个小钢珠便做成了。只需有一把小鞭子,这也是父亲精细加工而成,便能把陀螺打得飞快。我对几个孩子说,他们这种陀螺玩起来没多少技术含量,而我儿时玩的陀螺必须首先用鞭绳缠到上面,缠的不好,陀螺肯定会翻跟头,转不起来。木陀螺转起来后,则需用鞭子不断抽打,打不好会把陀螺抽倒,在这过程中,力量必须拿捏合适,抽到陀螺的中部才能起到作用。没有一段时间的练习,是难以玩好这种陀螺的。
时代变迁了,玩具也更新了,但儿子的陀螺与我儿时的陀螺孰优孰劣,也许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是不同的。在这件事情上,感情色彩会成为主导我们判定优劣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