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花要半开 酒要微醺(1)
来源:  2015-12-21 16:18 作者:
专家档案

    赵霖 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中,运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全国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聘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搅乱内心,多愁善感;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原形毕露;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烦恼;也能叫人铭记尘间的忧愁……

    英雄豪杰以酒抒豪情,文人墨客借酒明壮志。殊不知,酩酊酣热之际,觥筹交错之间健康不断透支。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人在酒桌,酒量如何掌握。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过量饮酒危害健康。
酒在飘香,流淌,宣泄,飞扬……

    谈到酒大家都很熟悉,我国的饮酒传统源远流长,我们的酒文化实际折射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光。

    咱们从小就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很多英雄了不起的英雄行为都是在喝了酒之后才完成的,同时有很多文豪都是借酒来明志。所以从古以来,酒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后人留下一个非常丰富的酒的文化。

    有这么四句话我觉得写的非常好,说“酒在书画里飘香,在音乐中流淌,在诗文中宣泄,在舞蹈中飞扬”。

    2004年12月7号,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学报公布了在中国河南舞阳县的考察结果,他们在当地考察中,发现早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已经会酿酒了。在考古现场,他们在一个容器里,发现了酒石酸,说明古人当时已经开始用葡萄酿酒。我们最早记载酒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里就有酒这个字,商纣王有一个“酒池肉林”,说明当时饮酒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风气了,此后,我们有记载说黄帝发明了酒泉之法和汤液酒醪,醪就是醪糟,醪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酒酿。为什么古代的酒器都特大呢,因为当时酒的度数很低,这就是武松为什么能喝18碗酒的原因。

    酒在中国历史上的记载非常悠久,大家都记得李白,李白是咱们的诗仙,同时也是酒仙,他有一句话叫“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在当时,在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他用他的诗歌,用他的豪放,为中国的酒文化添了一笔。

“一杯酒是营养品,两杯酒是药品,三杯酒就是毒品”

    咱们国家这些年,喝酒的风气有些问题。一到酒场,酒杯一端,政策就放宽,没谱了,傻喝。我国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状况的一个调查报告,同时还公布了一个饮酒指南,其中提到一个数据,十年以前咱们国家的白酒产量是460万吨,可以灌一个西湖,到了2006年白酒产量800多万吨,可以灌两个西湖了。这么多酒喝下去,长此以往行吗,我们一定要记住“酒为百药之长”这句话,后边还四个字呢,就是“饮必适量”,喝多了就不是“百药之长”了。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是现代医学的创始人,他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杯酒是健康,两杯酒是快乐,三杯酒就是放纵”,我觉得调整一下说法,中国人更容易懂,“一杯酒是营养品,两杯酒是药品,三杯酒就是毒品”。

    过量饮酒有什么危害呢,古代说,“饮酒过度,伤生之源”,意思是说饮酒过度是伤害生命的源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过饮败胃伤胆,伤神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里说,“酒味甘辛,大热有毒,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就是说酒喝多了以后就把你原来的秉性都改了。

    英国政府2008年6月,公布了一个禁止未成年人饮酒的法案,要求在任何一个公共场合,以及在家庭里,家长要监督未成年人,不许他们喝酒,因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年轻人饮酒越来越多,而且对社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不良影响。

    “花要半开,酒要微醺”,这是日本人对适量饮酒提出的要求。日本的清酒度数比较低,也就是十几度,日本人认为喝清酒不要超过180毫升到360毫升。威士忌的度数比较高,日本人认为,酒倒到杯子里以后,拿手指头量,两个手指高就足够了。

    我个人觉得喝酒的量,大概喝半两到一两就比较合适,喝完之后神清气爽,是最佳的状态。

“孔雀”、“狮子”、“猴子”与“狗熊”

    现在很多人一到酒场上,就管不住自己了,喝酒有四个状态。

    喝到你血液里边酒精浓度达到万分之四的时候,人就进入“孔雀状态”,孔雀高兴了要开屏啊,所以在这种状态下,人就滔滔不绝,说好多废话,然后不停的展示自己。

    “孔雀”开完屏之后,还接着喝,就进入第二个状态,叫“狮子状态”,他像狮子一样,自觉力大无比,想跟人打架,就像侯宝林大师说的一个经典相声一样,把电棒打开了,喝多了他要顺着电棒往下滑。

    进入“狮子状态”后继续接着喝,血液里酒精浓度达到万分之十二以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限,超过这个界限,人的精神就从兴奋转入抑制了。酒精喝多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被抑制了,也就是比较精细动作被抑制了,与之相对应,低级神经活动兴奋起来了,就是那种本能的动作兴奋起来。这正是好多人喝酒之后容易犯错误的原因,这时就进入“猴子状态”了。在这种状态下,人已经失控了,他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控制不住自己。血液里酒精浓度达到万分之十二后,在“猴子状态”下就已经进入一个醉酒状态了。

    如果再接着喝,血液里酒精浓度超过万分之十六,人就进入“狗熊状态”了,像狗熊一样喝醉了趴在那里睡觉了。

    如果此时这个人还不停下来,一边折腾一边喝,再往前我们就叫烂醉如泥,已经是酒精中毒的状态了。这就非常危险了,为什么好多人喝酒以后能丧命,就是酒精中毒的结果。

    控制喝酒量,很简单,到“孔雀状态”就可以停止了,觉得自己挺高兴的,在那儿开始话多起来了,你就停止继续喝酒吧。

“一口闷”与猝死

    在酒场上,有一个习气对身体特别不好,就是“一口闷”,现在都是超过三两的大杯子,一口就闷进去,健康人能受得了吗?你想想,如果这一杯容量是200毫升,喝的是60度的二锅头的话,这一口闷进去,就干进去120毫升的酒精,一下子就进入“猴子状态”了,所以我们说“一口闷”很可能和现在很多猝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啤酒是“液体面包” 黄酒是“液体蛋糕”

    我对啤酒的认识是有自己的亲身体验的。我第一次到德国慕尼黑的时候,当时对啤酒认识的并不深刻。人家请你喝啤酒,不让你喝茶,我也入乡随俗,结果在德国待了两个礼拜,体重就增加了,肚子就起来了。这个经历生动的告诉我啤酒的热量非常大,因此被叫做“液体面包”,所以啤酒不能多喝,会发胖的。

    浙江有些地方如果生了女孩,立马就在地底下埋几坛子黄酒,等这女孩出嫁的时候就把酒挖出来当做聘礼,被称为“女儿红”。黄酒在中国分布的非常广泛,浙江的绍兴酒,辽宁的大连黄酒,山东的即墨老酒,福建的陈缸酒,还有江苏的丹阳封缸酒。咱们现在老说啤酒是“液体面包”,实际上黄酒是“液体蛋糕”,老年人喝酒不一定非要喝白酒,每天适量喝一点黄酒是很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我有一年到义乌去出差,义乌是元代大医学家朱丹溪的家乡,朱丹溪发明了“倒仓法”,意思就是说你得通便,二便要是不通人就特别容易生病。于是在义乌当地非常流行一种特殊的黄酒,现在叫“丹溪酒”,是用什么酿造呢,咱们经常吃豆腐乳,豆腐乳外边的汤是红的,那红汤什么做的,就是红曲米,红曲米就是把大米里种上红曲发酵而来。这个所谓的丹溪酒,就是用红曲米发酵做的黄酒,而红曲米里边,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天然的降脂的成分,所以你每天吃点豆腐乳,喝点红曲酒都有很好的降脂保健功能。我们后来考证发现,咱们国家寿命最长的皇上乾隆非常爱喝红曲酒,常喝红曲酒是有健康长寿的功效的。

清香型,浓香型与酱香型

    过去讲,我国白酒有八大名酒,分成三种型,一种是清香型,包括汾酒,西凤,这类酒的发酵,是把粮食放在缸里或者是黄土的窖里发酵,环境非常纯净,发酵以后出来的酒主体香型是以乙酸乙酯为主的清香。第二种是浓香型,像全兴大曲,泸州老窖,这类酒在发酵粮食的窖里面要用窖泥,由于有了窖泥和大量微生物的作用,发酵以后就是浓香,是以戊酸乙酯为主的香型,五粮液用来发酵的那个曲很特殊,是用五种粮食做的曲,所以五粮液有喷香的“头”,意思是你喝第一口特别香,入口绵回味甜,“尾子”干净,意思是你把酒咽下去以后,觉得很干净舒爽。第三种是酱香型,茅台酒是酱香型的,为什么茅台酒要放在瓷瓶里,因为茅台酒的颜色不是透明的,稍微有一点点偏黄的颜色,带点“酱”色。茅台酒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它有多次的窖外堆积,是在石头窖里发酵的。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酒类是很丰富的,大致可以为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是白酒,白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蒸馏酒,第二类是啤酒,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第三类是果酒,果酒最主要的是葡萄酒,还有黄酒,黄酒是我们民族很重要的一个传统酒类,古代家家每天做饭都离不开,做菜去膻味就往里面搁黄酒,再一个是配制酒,就是药酒。

[1] [2]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