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9日电(金文昌、管清江)“自从有了‘俄语之家’,联检人员就再也没为学俄语发过愁。”日前,吉林省珲春口岸边防、海关、检疫等口岸联检部门以“中国俄语年”为契机,成立“俄语之家”,工作人员利用休息和待勤时间自发学习俄语,提高俄语会话水平,珲春口岸掀起一股“俄语热”。
珲春是吉林省唯一一个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城市,与俄国公路、铁路、海上联运等交通十分发达。随着近年对外贸易、旅游、文化交流等的不断加强,双方边民交往日益密切,往来日益频繁,学习俄语,与邻国出入境人员进行“母语式沟通,零距离接触”成为提高口岸服务质量和联检人员执勤水平的重要途径。中俄两国将2009年定为“中国俄语年”后,珲春边防检查站投入7万余元购置了电脑、电视机和学习
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桌椅,将200余册俄文版书籍和光碟等视听资料投放到“俄语之家”,方便边防、海关、检疫等口岸工作人员学习使用。他们还把入出境候检大厅装扮成“俄语口语会话课堂”,以候检的俄籍旅客为师,提高口岸人员听说俄语能力。
“我们将开办‘每日一句俄语’活动,努力通过一年时间的俄语普及,消除‘俄语盲’。”珲春边防检查站站长孟庆君介绍说,“我们还将利用业余时间,到珲春市中小学校和公共场所开办‘市民俄语小课堂’,普及俄语生活用语,激发市民学说俄语的兴趣。”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中国酒业新闻网。
编辑: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