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文化 > 生活 > 正文
年味
来源:  2015-12-21 13:38 作者:

   进了腊月的门,便闻到了过年的味。

  都说年味淡了,其实是年味变了,但不变的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变。在老家,每近年关,家家户户还要精心准备年货,买挂猪头下水,出爿新鲜豆腐,然后或炸或煮加工一番,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炸豆腐和肉,老家俗称“炸菜”。

  炸豆腐就是将鲜豆腐切成长宽约十厘米、厚约一厘米的薄片,直接下油炸至金黄。炸肉是将约五厘米长的五花肉条裹上面糊同样炸至金黄,有的家里还要炸些茄盒、藕盒之类,炸好后放进铺了层煎饼的笸箩里。因为过年这些东西用得多,所以每家都要炸上一大笸箩。

  炸好的豆腐和肉直接来吃便是极好的下酒和佐饭小菜,而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来炖菜。炖的方法很简单,先放点烀猪头下水的肉汤来提味,然后放些切成大块的白菜,此时便可加入炸豆腐,稍放些水便放到炉火上炖。切炸豆腐时有讲究,一般要斜刀切成不规则的三角形,切好后要能看到金黄色炸豆腐四周洁白的切口,据说是图金银利事。这几样东西都极耐炖,等火候差不多,再放上些炸肉,因为肉是熟的,只需等炸肉变软便可出锅,否则肉上的面衣脱落便失了品相,临出锅时再洒些切碎的蒜苗。如此炖制的菜盛出锅来,金黄的豆腐、软糯的白菜,咸香的炸肉,都饱吸了汤汁,还沾带着蒜苗的辛辣鲜香,让过年饱尝油腻的胃口为之大开。

  过年免不了要招待亲友,喝酒自然也少不了。当男人们酒意正酣,主妇便将菜先放在火上慢慢炖着,一边看着锅,一边闲聊着话,见男人们的酒已是不少,话也偏多,便将炖菜热腾腾端上桌来,还有一大盆热乎乎、煊腾腾的白馒头,顺便收起酒杯,男人们便知趣地抄起筷子,抓起馒头,大嚼起来。有酒有饭,敬酒劝饭,喝酒要实诚,吃饭不做假,这是做客的规矩,也是过年的讲究。

  在我的印象中,这道炖菜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的搭配和做法,似乎少了谁都出不了那醇厚味道。其它菜品好说,炸豆腐和炸肉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做,所以这道菜便带了年味。从小我便喜欢吃它,所以每次过完年回来母亲都要给我带上一些,但回到自己家里,却怎么也做不出那种味道。

  一次出差,当地一老友请我吃饭。我说不如去家里吃,虽麻烦但说话方便,吃着也实惠。他说也行,问我想吃什么。那里离老家不远,也近年底,我说就想吃点老家的口味,尤其那道炖菜。朋友说这好办,正好他也喜欢这一口,便马上打电话告诉妻子。当我赶到时,见他妻子正忙活着炸豆腐和肉,我这才想起来,这里不同于老家农村,而炸制的过程也实在繁琐,但朋友执意要做,说这道菜虽然平常,但吃着就是格外一个味。

  朋友忙得不亦乐乎,盘盘碟碟摆了满满一桌。那道炖菜端上来时我已经喝了不少,记得当时尽力吃了一些,却全然不知道什么味道。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吃不够的饭菜,倒是因为包裹了情感在里面,我们才会时常想起它。即便只是闻到那滋味,也会让你放下虚假,抛开纷乱,一头扎进久违的亲情和回忆里面,慢慢回味那些难以割舍的老家味道。正像每当吃到这道炖菜,便有了回家的感觉,便有了过年的味道,到处是喜庆欢笑,满眼是亲情围绕,如此,即便是几杯薄酒,也能品出醇香甘冽来。

  年关已近,又闻到家乡过年的味道了。
 

编辑:乐怡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