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节日里饭局多了,觥筹交错间如何能不透支健康?营养专家建议,与其想喝了之后吃什么,还不如考虑喝酒之前吃什么。
去喝酒之前吃点东西,一则能够在胃里形成一些保护,减少对胃壁的刺激;二则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三则可以摄入酒精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是,具体吃什么才好呢?
——奶类和豆浆等蛋白质饮料。特别是酸奶,质黏稠,往往还加入植物胶增稠剂,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有利稀释酒精,并延缓酒精的吸收。乳饮料虽然营养价值远不如牛奶和酸奶,但是其中含有增稠剂,也有一定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些食品喝起来方便,备起来也方便。喝酒的间隙还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喝。
——富含果胶的水果和蔬菜。比如山楂、苹果、菜花、南瓜之类。这类食品要多吃一些才行,其中的果胶也有延缓食物成分吸收的作用,而且这些食品水分也较大,能帮助稀释酒精。由于它们热量很低,多吃一些不必担心肥胖问题。
——富含淀粉的食物。淀粉类大分子能和酒精发生结合,也能延缓酒精的吸收。富含直链淀粉的食物更为理想,比如豆类食品。这是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
——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不油腻的内脏、粗粮、奶类、蛋黄、菇类等。必要时可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对身体有益无害。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需要它们的帮助。这种小药片所有药店有售,3元左右100片,提前吃两粒很方便。
“解酒”误区
肥肉
很多人以为吃肥肉有益防醉酒,其实不然。酒精是亲水性物质,它和疏水性的脂肪混溶性并不好。脂肪也不能像酸奶那样在胃表层形成黏稠的保护膜。而且脂肪只能延缓胃内容物的排空,而酒精是在胃里就被吸收的。所以,它不如蛋白质和淀粉那样对护胃有帮助。要想让脂肪延缓吸收也是可以的,但需要让它和酒精混合成乳化状态,而且最好吃一些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肝脏、蛋黄等。
喝醋
也有人说酸和醇结合形成酯,所以喝醋可以解酒。但这个反应在体温下速度是非常慢的,起不到明显作用。把酒和醋烹在炒菜锅中,才有快速地酯化反应而产生香气。
饮酒保健六个要点
1.选择饮酒的时间,一般来说下午到晚上喝酒相对比较安全,现在好多人中午也喝,非常不健康。
2.掌握合适的量,基本上就是一公斤体重喝一克就差不多了,这个是极限量。
3.即使选择了低度酒也要控制量,大量喝葡萄酒同样有害。
4.不要空腹喝酒,喝酒不吃菜,这是特别坏的一个习惯。
5.喝完酒后不要立刻就大量地饮茶,过一段时间喝可以。
6.喝完酒之后不要马上长时间看电视,因为喝酒以后再长时间看电视,就会使得视神经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