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大酒庄联盟,剑指全球酒庄酒领导品牌
葡萄酒专家陈庄指出,张裕应该意识到,在世界范围内与国际巨头扳手腕最大的差距在于构筑葡萄酒的高端产品——酒庄酒的竞争力。张裕的战略应该是既要做大,又要做强;既要在规模上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又要通过高端市场的优势,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超级品牌。
在法国波尔多,57个不同法定产区就分布了多达1.25万家酒庄,其名气是由区内众多知名酒庄和他们所生产的顶级葡萄酒所建立起来的。不过,美国等新世界国家认为,酒庄酒并不一定非得在酒庄内种植、生产和灌装,酒庄酒的定义实质上是代表着高品质的葡萄酒。
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说,酒庄酒是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随着消费不断升级,酒庄酒已经成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最重要的实力体现。他将该公司的酒庄酒战略总结为三段论,第一个阶段是开启期,标志性事件是2001年张裕与卡斯特合作,成立国内第一个专业化葡萄酒酒庄——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正式开启了中国酒庄酒时代,随后国内的酒庄开始涌现。
第二个阶段从2008年开始,中国酒庄酒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内酒庄的竞争已经开始由单个酒庄的竞争转变为酒庄集群的竞争。张裕在这个阶段完成了全球十大酒庄的布局,初步形成了酒庄矩阵: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辽宁张裕黄金冰谷冰酒酒庄先后成功运营;同时,张裕还在新西兰、法国波尔多、法国勃艮第、意大利西西里以品牌联合的形式建立了4个酒庄。
第三个阶段正在到来,中国酒庄酒将进入黄金时期,关键的推动因素在于3点: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外葡萄酒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国家产地品牌,带动国内酒庄酒消费日益升温;以张裕为代表的中国葡萄酒初步形成酒庄矩阵,正引领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和升级。
周洪江表示,未来5年张裕将在全球17大产区再布局20家酒庄,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各大产区的特色,打造不同风格、有独特优势的酒庄,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从而实现葡萄酒高端布局的蓝图。
布局30万亩葡萄基地,中国产地崛起世界
中国葡萄酒产地正日益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的重要一极,成为继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之后的第七大世界级优质产区。甚至有国外专家指出,中国已经能够生产出与波尔多相媲美的顶级葡萄酒。
海外葡萄酒品牌不仅在华销售产品,而且开始在中国物色优质葡萄园,寻求与当地结合的“基因改良”,推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品牌产品。法国酩悦轩尼诗集团已经在香格里拉、宁夏等地兴建葡萄园,拉菲酒庄早在2009年就在烟台买下了一块葡萄园。
陈庄指出,中国葡萄酒应该完全有自信打出中国产地牌,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中国葡萄酒的品质声誉。
张裕总工程师李记明表示,2011年年底,张裕在全国已拥有30万亩葡萄基地,约占我国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的1/4强。在张裕布局的六大葡萄基地中,新疆占据12.5万亩,宁夏拥有8万亩,烟台占7万亩,陕西是1.5万亩,辽宁则有0.5万亩,北京0.5万亩。未来,张裕还将继续在本土扩充酿酒葡萄基地面积,牢牢抢占中国葡萄酒上游产业制高点。
“30万亩葡萄基地,不仅在国内企业中遥遥领先,放眼世界也位居前列。”专家分析指出,“除了布局酿酒葡萄基地,基地管理的‘张裕模式’也在帮助张裕不断增强冲击世界第一葡萄酒品牌的实力。”
葡萄酒、白兰地双子星发力
张裕对葡萄酒市场的做大做强思路并非局限在葡萄酒上,白兰地也成为了未来战略的一个突破口。2012年,VINEXPO委托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WSR所作的调查报告提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白兰地市场,预计2011-2015年白兰地消费涨幅可达47%。到2016或2017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白兰地市场。
专家指出,白兰地市场的壮大,得益于全球化潮流的深入,白兰地文化在国内逐步普及。白兰地系葡萄酿造,相对白酒而言,更具健康卖点。“据统计,白酒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如果有5%的白酒消费者开始选择白兰地,那就是上百亿的市场。”
“未来数年,白兰地有望成为张裕公司另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周洪江表示,随着白兰地市场在国内的逐步崛起,张裕开始重视白兰地酒种的产业布局,对白兰地酒种进行全方位升级,在全国250多个城市设立品牌推广部,旨在进一步抢占全国市场。
据了解,除高端白兰地市场被一些洋品牌牢牢占据外,在中低端白兰地市场,张裕白兰地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但这个份额是靠两三个成熟市场的省份贡献的,中国绝大部分市场白兰地还处于待培育状态。周洪江表示,张裕从1914年就酿造出中国第一瓶白兰地,大力发展白兰地将实现价值回归,驱动张裕新一轮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