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鲁酒文化牌应该怎么打?
来源:  2015-12-21 10:32 作者:

                                                                                   景芝荣获“2011年度山东省长质量奖”

 

     2012年初,徜徉在景芝3万平方米的汉唐代建筑“酒之城”广场,循着寒风中的酒香,记者的思绪被带到900余年前。1074年,38岁的苏轼因胞弟苏辙任职齐州(今山东济南),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谁知,到了密州之后,却因各自疲于官事终无缘相见。两年之后的中秋夜,苏轼和朋友围坐在超然台上,此刻皓月无尘,诗人对月相思,借当时的景芝烧酒遣怀,吟出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名句。


     古往今来,酒一直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人在喝酒时有意无意地寄托着某种情感,或忧或思或喜或悲。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伴随着中华文明史走过了几千年岁月,形成了丰富而绚烂的文化。于是,今天做酒离不开酒文化,而做酒文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那么,对于企业而言,该如何将抽象的酒文化落到实处呢?


历史,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看,大约在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人们已开始用谷物酿酒。众所周知,酒的酿造对地理位置、水源、气候条件要求很高,很多地区自古以来就盛产好酒。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酿酒工艺是否更为成熟,酒也更加醇香呢?


     对于今日的白酒企业来讲,漫长的历史可以增加企业的文化厚度,是不得不讲的故事。但是挖掘历史,讲故事的目的不在于以此为手段为卖点,而是用它来丰富产品的精神内涵,让那些久远的历史唤起现代人的情感共鸣。


     苏轼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在密州的三年是苏轼人生中相对畅快的三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他的人生急转直下,创作风格逐渐从豪放转向婉约。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朱靖华在研究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苏轼在密州任前,作品中言酒者虽有,但较之密州任上却少得多。之前苏轼自称是“不解饮”者,而在密州却越饮越多,且饮酒方式丰富繁多,留下了许多诗词书画名作。苏轼在《与王庆源》信中写到:“高密(属密州)风土食物稍佳,近稍能饮酒,终日可饮十五银盏。”当时密州无酒坊,惟景芝有烧锅,而景芝与密州属一辖区。于是,朱靖华曾经撰文,论证了苏东坡在密州任上所饮之美酒,当是景芝烧酒。


     景芝酒业董事长刘全平向《华夏酒报》记者介绍:“1957年,景芝出土了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黑陶高柄酒杯,其技艺精湛、华美绝伦,被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证明了景芝千年古镇悠久的酿酒历史。”


企业,那些应当具备的基础


     虽然酒在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让白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却是近代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曾指出,“迄今为止,白酒工业发展最大的功臣是解放后这代人,他们让白酒行业这60年来取得的成绩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历史贡献。”


     从许多古典书籍中我们发现,古人对酒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将酒比作“琼浆玉液”,十分珍视。酒是他们艺术创作的对象,也是激发他们创作灵感的物什,更是他们表达深情厚谊的载体。如今,酒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负担”,饮酒也从主动的自斟自饮变成了一种“被迫”的行为。酒在近代的高速发展中走入了“歧途”,“健康”、“回归”、“责任”便成了酒业专家和精英们在各个场合不断呼吁的话题。


     酒的历史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通过营销将产品销售出去,单靠讲故事是行不通的。如何找到古今的契合点,让今日优质的产品与悠久的文化融合到一起,真正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才是现代企业应该着力做的事。


     在这方面景芝酒业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做强产品优势,让芝麻香成为鲁酒振兴的利器,让消费者对白酒有了全新的认识;二是做大文化产业,让几千年抽象的文化浓缩在具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让消费者可以观赏触摸到。


     1957年9月的一天,山东省著名酿酒专家于树民来到山东景芝酒厂考察指导工作。在储酒库品评陈年原酒时,其中一缸酒中散发出的一股淡淡的芝麻香味,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种味道初品时较浓,又品似乎没有了,再品其又回来了。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这种奇特芝麻香味,优雅和谐,这是中国白酒界第一次发现“芝麻香”。从此,景芝在全国最早踏上了“研究芝麻香、提炼芝麻香”的漫漫征程。几十年来,景芝酒业对“芝麻香”产品的不断挖掘、研究、倡导、推广和无私奉献,为中国白酒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为做大景芝酒文化产业,刘全平还将工业旅游发展纳入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占地达4300余亩、总投资超过35亿元的“景酒产业园”和“青龙山生态藏酒文化园”两大园区,正在建设之中。尤其加快青龙山生态藏酒文化园建设,打造以藏酒为核心,拓展到品鉴、休闲、观光等综合酒类服务平台的“齐鲁酒地”。 刘全平介绍说,“酒地”就是酒的发源地,酒文化的传承高地。这个概念我们已经形成并着手传播。以酒为媒,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先行,质量为本。只有在高品质的基础上,酒文化才能帮助企业走得更远。2011年,借助文化营销,景芝酒业白酒总产量达到4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其中芝麻香白酒产量3000千升,占企业销售总额的30%左右,景芝酒业的芝麻香白酒产销量实现了全国第一。2012年1月11日,在第三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颁奖大会上,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1年度山东省省长质量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山东白酒企业,这是山东省政府对景芝酒业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先进管理理念的褒奖。


鲁酒,那些早该唤醒的情感


  乔布斯说:“事实上,没人关心你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只关心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的产品和服务将会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只有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真正打动人的功夫是在产品之外。而对于白酒产品来说,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是白酒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实,每个人都是情感的传播者,传递者。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企业员工、合作伙伴还是消费者,无形中都在传播着一个企业的文化,每个细节都是一份责任。


  正如刘全平所言,“我们做酒,终端消费者是每一个人,不管是产品、服务还是理念,都应该带着感情让他们感知。就拿景芝而言,无论是‘好客山东人,好酒景阳春’还是‘中国风景,芝香真情’,我们都是从情感出发。山东人对鲁酒的情结,不仅体现在对景芝、兰陵等品牌的感情上,而且体现在对整个鲁酒的感情,这是我们自己家乡的酒。如今,鲁酒企业要唤起山东消费者对鲁酒的充分感情。”


     “从历史传承上看,山东酒业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真心酿真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情,讲的是一个‘情’字,景芝的企业文化也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留人’,对待消费者是这样,对待合作伙伴是这样,对待内部职工也是这样。”刘全平指出,“在唤醒鲁酒消费者感情的同时,鲁酒企业也要让全国人民重新认识鲁酒,过去大家对鲁酒产生了一些误解,以至于让鲁酒企业自己也没有信心。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鲁酒苦练内功,在反思改进提升,现在应该把新的形象展示给全国人民,告诉消费者,山东产好酒,有著名品牌,山东的酒有特点、有特色,是优质的、美好的。”


     这朴实的话语其实是山东白酒行业人的共识。业内人士认为,如今,鲁酒的优质粮食酒生产已成规模,酿酒技术日益成熟,品评勾兑技术国内领先,鲁酒的内在质量显著提高,具备了与国内同类产品竞争的条件。


  在文化方面,鲁酒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酿酒文化和饮酒文化的优势;在产品方面,鲁酒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差异化产品,芝麻香、低度浓香和复合香。
  鲁酒的出路在于走出去,鲁酒宣传自己的文化和产品特点,仅在山东省是不够的,应让广告宣传、品鉴会、研讨会、产品发布会等走向全国拟开拓的地区,让山东省外消费者能品尝到这些产品,了解鲁酒人“认认真真酿酒,老老实实做人”的优良品质,彻底消除“广告标王”带来的负面效应,让全国消费者看到鲁酒的新形象,重新认识鲁酒。


     这让笔者想起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朋友品尝过一品景芝后,即兴赋诗助兴,现在拿来作为文章结尾,以飨读者。诗云:
千年美酒景芝烧,
仙酿神品芝麻香。
盛世开怀千杯醉,
鲁酒文化新篇章。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苗倩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