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深度 > 评论 > 正文
2011进口葡萄酒:三线市场,一级金矿(1)
来源:  2015-12-21 10:30 作者:

  一、县域经济:最活跃的市场层面?

  对于名品世家而言,面向二、三线城市,针对其红酒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布局。随着眼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县域经济这座葡萄酒消费的“一级金矿”已然呼之欲出。

  笔者是县域经济概念最早的提出者之一。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决定了改革开放30年后,县域经济将成为最活跃的市场层面。时值改革开放30年之际,各界人士都在总结和预测后面30年的发展趋势;而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无可避免地走进了高速城市化进程——这也是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共同的必经之路。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走向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曾经滋生过中心城市过度城市化的“负”产品;目前,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已显出如上兆头:公共交通、公共医疗等资源过度透支,中心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乃至身担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责的首都变成“首堵”……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也都是客观存在的。出于对此局面的规避意识,中国政府倡导包容性发展的目标,其实就是要让城市化进程实现均衡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形成各级城市中心的均衡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层面去吸引向上级城市跃进的人流。对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来说,县域经济将会是最为活跃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有利于城市人口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完成人口的城市化,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社会人口几级关系分工的一种均衡。可以预见,由此激活的二、三线市场,将在今后30年上演一幕幕生动精彩的活剧。

  二、葡萄酒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

  毋庸置疑的是,城市化进程将从各个方面规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品饮葡萄酒是现代生活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上述两个前提下,葡萄酒行业应该当仁不让,在城市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城市化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实现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位移。更深刻、更本质的问题是,城市化会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理念的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又基于城市化对人的角色的改造,以及自己对自己角色的重新认知。到中心城市打工的农家小妹,会很自然地从穿衣打扮的细节开始,寻求同原先身份以及群体的区分。这种角色意识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其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而葡萄酒这种饮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有着极大关系。早在史前一万年的外高加索地区,葡萄就被用于榨汁酿酒,可以想象,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聚在一起喝酒,以求能够借助酒的力量来忘记疲劳艰辛,度过苦寒的冬天。

  到后来,人们开始赋予葡萄酒更多精神层面的内涵,比如希腊人就通过举行葡萄酒庆典,以表现对神话中酒神的崇拜。对葡萄酒和醉酒有关的狄俄尼索斯神的崇拜礼仪以及葡萄栽培,盛行整个希腊。那时候谁喝葡萄酒,在什么意义上喝葡萄酒,都已经同社会功能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原来的农民阶层并不将“洗脚”当做一种消费形态;但是当他们觉得足浴也是消费形态的时候,那么离红酒的酒杯也就不远了。一个县城,当其有足够数量的健康的足浴店、或休闲咖啡吧存在的时候,其红酒市场基本上也便开始走向成熟。在未来十年,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县城有数以十计的咖啡吧、足疗店,这将并非想象和幻想,目前就正在变成现实,而这正证明,在三线城市,红酒消费市场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了。

  对这一现实,名品世家以“三线市场、一级金矿”的理念进行拓展。名品世家固然熟知,顶级企业家中的意见领袖、以及消费活动中的偶像级意见领袖,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借助意见领袖进行市场推广这一领域,名品世家已经收获颇丰;但是,除了高端树标、深度行销之外,名品世家主要还是依据建立在城市化基础上的县域经济概念,把主体市场拓展的重点放在三线甚至四线市场,着力布局,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将连锁店发展到了六百多家,且存活率几近百分之百。这样的发展速度,从本质上讲是依赖商业模型的活力;而商业模型的依据,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造就的三线市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改变。一座矿藏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之后,各种条件方能具备,由于前面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城市化已经取得的成果,红酒市场这座矿藏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并开始形成了。

[1] [2] [3]

编辑:王晓雅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