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颁布,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新36条”的颁布对于一直在探索多元化经营的酿酒行业来说,可谓利好,但企业在具体操作中也应注意这其中隐藏的风险。
现状
目前,酒行业不少企业实现了多元化经营,而且是内外相结合。内部多元化主要指企业跨酒种或进入农业、食品、饮料等上下游产业“淘金”,例如茅台集团在主产品白酒之外推出了葡萄酒、啤酒,山东琅琊台集团公司则进入生物和饮料产业,推出精制衣康酸、矿泉水、果醋等产品。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酿酒企业探索外部多元化,所涉及产业也比较多,例如,五粮液集团一度驰骋于多个行业,从金融到日化、高分子材料、集成电路产业,甚至是柴油发动机、医药产品、纺织服装等,水井坊也进入地产开发,金种子酒进入医药及地产,重庆啤酒研发乙肝疫苗以及泸州老窖投资华西证券、张裕集团参股恒丰银行。
总体来看,酿酒企业首选内部多元化发展,在实现内部多元化的基础上,外部投资多集中在金融、地产和医药领域。
经过几年的投资实践,酒类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谓喜忧参半。实行内部多元化的茅台葡萄酒、啤酒发展不温不火。但也有企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上市公司凭借多元化经营成功地缓解了董事会对业绩的压力;山东琅琊台生物产业和果酒产业成功反哺白酒产业,为白酒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渠道资源;茅台白金酒成功冲击保健酒行业;泸州老窖投资华西证券2009年前三季获得的投资收益达到2.61亿元;水井坊凭借地产开发,搭房地产红火的列车,为白酒业务低迷提供了保障;而重庆啤酒治疗性乙肝疫苗项目也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其业绩最重要的看点,通过几番炒作,重庆啤酒知名度大增。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酿酒企业曾密集进行辅业扩张,由于成绩难如人意,又不约而同地回归主业。而目前,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地产、股市趋冷,不少酿酒企业开始收缩战线,尤其是随着酒业务的坚挺,企业做强酒产业的意愿明显加强,源源不断的资金除了用于扩建产能,多选择风险小、收益稳定的项目进行投资。
“新36条”助推酒业多元化之路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向民间资本开放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在房地产调控新政之后出台,意义非同一般。
“新36条”的颁布将有望改变民资进入垄断领域门槛过高、融资瓶颈未见扩宽的问题,在整个经济将出现下行的预期下,民间投资的引入将激活宏观经济的增长潜力。
酒行业每年为国家贡献大量的税收,与烟草并列两大税源之一,但是酒产业仍然只是食品行业的分支之一,在众多的产业部门中则更显得“小家碧玉”。例如电信产业的“中国移动”一天两个亿收入的神话足以震慑酒行业绝大多数企业。
此前,酿酒行业不少企业进入金融业,仅仅是通过股权投资进入银行或金融业,企业实际并没有自身操作。当前,酒行业巨头对垒的格局使得内部并购和扩大产能的需求减弱,企业积累的大量资金急于寻找出路。因此,新政策的出台,将为酒行业打开这扇门。
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型,基本集中在实业投资向金融业投资转型,金融业的高回报吸引力很强。例如,高盛公司是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华尔街投资银行,是华尔街“最赚钱的机器”,2009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34亿美元。
新36条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的金融、电信、交通行业都值得酒行业关注,金融行业投资少、回报大、周期较短,电信行业因其市场广阔,也很有吸引力。交通行业回报快、周期短,也是不错的选择。
是希望之门还是潘多拉之门
因为“新36条”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详细的配套措施需要地方出台,因此,对企业来讲,如何开展多元化发展还要看地方的政策出台后,具体对哪些产业有支持措施。
一方面,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是否会是民间投资的心头之患依然不能够确定。虽然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30.4%,但是房地产调控下,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同时,由于基础建设产业回报较慢、金融产业风险大,酿酒行业能否承担,都将给酒行业多元化投资造成风险。
另一方面,酿酒行业“酒”后造“金”的能力仍需检验。毕竟,酒业投资不同于其他产业。
同时,从开放领域来看,基础建设等行业投资规模都比较大,多元化经营将分流部分企业扩大产能和并购的资金,酒产业的规模扩大将受到影响,在大型企业纷纷投资扩大产能的情况下,企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多元化经营有相当的风险,一次不谨慎的投资将有可能导致一步为错,步步为错。
业内人士指出,酒行业选择多元化发展要尊重自身特色,多元化过程也要有阶段性和系统性,并且建立企业多元化的风险预防机制。例如从事包装、辅材之类和酒业相关业务,形成内部产业链易于管理、降低成本,而跨行业投资则可能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中投证券分析师黄巍则建议,对现金流较为充裕的酿酒企业而言,投资渠道较为狭窄,与其投资其他的实业,不如投入资金回报率较高的金融领域。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