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新形势下的激烈竞争,众多的中国名酒不甘寂寞,纷纷踏上了品牌复兴之旅。中国名酒的复兴首先是品牌定位与品牌传播策略的变革,成功的品牌改造对中国名酒复兴产生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目前,中国名酒品牌复兴主要有四种形式:
第一种,独辟蹊径,另起炉灶。如全兴集团,面对母品牌消费者审美疲劳与市场低端认知,毅然选择了推出独立品牌——水井坊,通过水井坊品牌带动整个全兴品牌走向复苏。历史无法重演,水井坊在正确时间(中国白酒消费水平出现比较大的改变),正确地点(选择高端白酒比较盛行的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市等),正确方式(与当时中国本土最大的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公司进行专业合作)实现了全兴集团品牌复兴的华丽转身。
但是,成功无法复制,沱牌曲酒随后跟进性推出的完全独立于主品牌之外的“舍得”酒就没那么幸运了。笔者认为,舍得酒无论在品牌定位、传播策略、市场操作以及商业模式选择上都丝毫不逊色于当时的水井坊,但是,舍得酒为什么没有取得水井坊那样的市场地位?关键是舍得这个品牌本身只有哲学,没有“根”,舍得酒市场操作只有战术性跟进,缺少战略性布局。
第二种,围绕母品牌,核心升级。如泸州老窖中的国窖1573,早期的剑南春中的金剑南等。泸州老窖很显然是发现了自己品牌中无与伦比的高贵基因,“国酒”身份与“中国第一窖”战略资源,而两者结合产生的“国窖1573”成功将泸州老窖带入中国白酒发展巅峰。
国窖的成功,有利地提升了整个泸州老窖的核心价值,围绕泸州老窖系列产品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价格升级使得老牌“浓香鼻祖”展现出最灿烂的光芒。其实,在中国白酒业,始终不缺少盲目的模仿者。国窖的成功同样吸引了一大批拥趸:同为中国八大名酒的董酒推出了高端产品“国密董酒”,而鲁酒新贵扳倒井推出了高端品牌“国井”。但“国”字有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这些白酒品牌高端战略上的徘徊说明了围绕母品牌战略升级之路同样艰辛。
第三种,母子品牌关联的品牌改造之路。如苏酒中的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等。选择母子关联品牌体系,也是这两个中国名酒对自身资源盘整、判断的结果。
洋河,在中国白酒行业中一直使用着比较另类的“蓝色”作为主色调,而从黄河文明(中国北方一直以黄河文明作为载体)到长江文明(中国南方一直以长江文明为载体),从中华文化到西方文化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这种视觉上的跳跃与产品概念上的升级,洋河在天时、地利、人和上恰恰抓住了这个转变的瞬间,使得洋河这个中国八大名酒品牌重新焕发出巨大的光芒。双沟酒业也借助于珍宝坊品牌实现了高端升级。
第四种,老品牌重生之路。相对于以上中国名酒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大幅度改造母品牌战略,四川古蔺郎酒集团显得与众不同。郎酒,既没有推独立的产品品牌,也没有推升级的产品品牌,更没有做关联性母子品牌,郎酒所做的仅仅是对母品牌进行重新的定位,通过重新定位郎酒,使得郎酒的品牌价值获得跳跃式提升。在母品牌获得提升的基础上,对产品品牌进行新的战略性规划,运用结构化战略,母品牌同样获得了新生。郎酒过去的品牌定位一直摇摆不定,但自从以汪俊林为首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坚定不移地执行“神采飞扬·中国郎”品牌定位与传播策略,郎酒市场获得了扩张性发展。
郎酒老品牌谋新生的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对老品牌进行改造的方法确实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是要有对自身品牌战略资源的深刻盘整与准确认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