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这里有芝麻香、酱香、兼香、浓香等各种香型的白酒生产企业,也是河南省主要的白酒产区之一。南乐的每个白酒企业虽各具特色,但目前规模却都太小,品牌影响力不足,没有能在河南市场叫得响的品牌,这严重制约了南乐白酒产业的发展。”6月28日,河南省南乐县酒业商会会长赵章报对《华夏酒报》记者忧心忡忡地说。
傅潭酒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从目前的河南市场来看,省外的川酒、苏酒、黔酒、鄂酒等占据了河南市场的半壁江山,省内的宝丰、宋河、张弓、仰韶也都在固守省内根据地市场,积极扩展省外市场。而南乐白酒各企业除了能够在南乐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以外,在南乐所在的濮阳市都无法形成主导的市场地位,南乐白酒产业所具有的品质特色自然难以发挥出来。
为此,《华夏酒报》记者走进南乐,去探寻南乐白酒产业的优势以及南乐白酒未来的发展轨迹。
昔日南乐曾辉煌
南乐县位于河南省东北端,冀、鲁、豫三省的交界处,酿酒业十分发达。尤其岳古镇,酒厂林立,该镇西南,旧有水潭,深数丈,四季清澈。元代时,属处士傅西溪所有,故称“傅潭”,“傅潭秋月”为南乐八景之一。今傅潭酒、岳固酒皆以此命名。
据南乐县酒业商会会长赵章报介绍,南乐县酿酒历史久远,元朝时就有酿酒记载,到清朝时期,南乐形成了以岳古、南丈、吴家拐三家老作坊为主的白酒之乡。
建国之后,依据当地白酒酿造优势,国家投资成立了南乐县酒厂,生产“玄”牌白酒。到1979年,又成立了岳古酒厂,请来了在茅台酒厂任职的王恒义师傅,开始生产酱香型白酒。1988年,傅潭酒厂应运而生,至此,南乐县形成了三家酒厂鼎立的局面。
当时三家酒厂虽然硬件条件比较简陋,但是由于三家企业的白酒品质十分出色,市场表现出奇的好。尤其是岳古酒厂生产的大曲酱香型白酒,7.8元/瓶,被誉为“北方小茅台”,一年销售额达几百万元。以品质制胜的南乐白酒产业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实行市场经济之后,这三家酒厂有了不同的表现。1997年,被市场经济呛得不轻的岳古酒厂停了下来,企业中的大部分人才流失,去了别的企业或者自己创办酒厂;南乐县酒厂由于体制问题,发展速度较缓慢;傅潭酒厂依靠体制灵活,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而一批新创办的企业,如九鼎、新境界等快速成长起来,成了目前南乐白酒产业的支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