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欢逛北京的胡同,和朋友畅饮青岛啤酒,因为青岛啤酒我还结识了一个加拿大朋友凯文,他也是第一次来北京,之前一直在韩国做英语老师,他说他更喜欢北京,这里的人很热情,我们都被中国的文化所深深吸引。”来自纽约的埃迪笑着说。
记者是在朝阳公园青岛啤酒奥运体验中心碰见埃迪的,看到他在喝青岛啤酒,我好奇地问他:“ Do you like Tstingtao Beer too?(你也喜欢喝青岛啤酒吗)” “Best quality,good taste,I love it!”(高品质,好口味,我喜欢)。就这样我们聊了起来,他非常幽默,后来我们互留了Email, 回想起来很有意思。
那天我们还一起参观了一个可移动的庞然大物——“青岛啤酒博物馆”。它的外观是一个独特的德式仿古建筑,走进去可以看到仿真的布景,仿佛进入一个古老的时光隧道,展现了青岛啤酒百年传承的酿造工艺和过程。现场的工作人员小季和我们讲了一些啤酒生产中的小故事让我们很是惊奇:他说青岛啤酒生产的全过程都要经过品评,比如酿造水、稀释水、刷瓶水等,同时他们还会对与酒接触的材料比如瓶垫进行加热品评,确保产品没有其他物质的异味。小季还说青岛啤酒的整个生产线的操作台、地面都用不锈钢焊接在一起的;冲洗地面的下水道员工们都是用牙刷精心清洗;过滤环节中,管路取样口都是浸泡在装在酒精的小桶里…… 青啤用一系列的细化措施来杜绝外来物质进入酒液,将染菌的几率降至最低。
听到这里埃迪张大了眼睛惊讶的说,他从没想过一杯普通的青岛啤酒竟然要通过1800多个关键控制点的检测,“哇,能品味这样一杯口味醇正,浓郁麦香的青岛啤酒,太棒了!VERY GOOD!”
其实早在1903年,德国人就将“BEER”和酵母带到了青岛,从此以后,这种淡黄色的液体开始飘香各地。创建于1903年8月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的技术来于德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产权虽曾几经易手,但其特有的制造工艺、传统优良的技术队伍和独具特色的产品品质,不但保留下来,而且一直成为具有良好声誉的“中国制造”的代表。
2005年,青啤公司正式签约成为2008年奥运赞助商,众所周知,奥运会对赞助商的选拔极其严格,尤其是在食品领域,只有食品行业领军人物才能有资格参加角逐。青岛啤酒正是凭借百年如一的品质获此资格。
成为赞助商后,青啤并制定了一系列奥运营销战略:06年点燃激情、07年传递激情、08年释放激情、09年演绎激情。并率先提出来“争做最佳奥运公民”的理念,致力于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奥运的激情,参与到奥运当中。对内通过举办“奥运全球激情征集” 、“青岛啤酒-我是冠军” 、推荐普通大学生加入奥运火炬手行列等互动体验,使市民从一个观演者到参与者,点燃了大众了解奥运、参与奥运的激情,成就平民奥运梦想,让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传遍祖国大地;对外,作为中国品牌在世界市场上的“火炬手”,通过与央视合作的旨在推广中国优秀城市品牌的大型电视活动—— “倾国倾城”活动,把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告诉世界,为世界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北京、展示中国的平台,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了奥运、了解了中国。青岛啤酒品牌的影响力使得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范围得到更有效的传播。
2007年,青啤推出首款为奥运而生的低热量运动型啤酒——欢动啤酒,欢动独有的“低热量、低醇、低酒精度”为喜爱啤酒又担心影响健康的人群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一上市便深受大众的欢迎,是青岛啤酒推出的首款为年轻人特制的运动型啤酒。
青啤董事长金志国曾经说过,走上奥运“考场”,青岛啤酒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且是整个“中国食品”的形象。他认为对中国食品行业乃至于整个中国品牌集团军来说,08奥运是与世界沟通、提升软实力的难得机遇。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打造“奥运级品质”是青岛啤酒今年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作为中国啤酒制造企业的典范,青啤不但在产品生产、研发中心以奥运标准为准绳,而且在原有已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执行奥运食品安全专项监控,从每周核查、所有与酒接触材料使用指定供应商及重点工序、岗位实行电子监控或双岗等多项措施中,以高于奥运品质标准要求自己。对于食品消费安全,青岛啤酒无疑已经走在众多企业的前列。在国家没有对啤酒行业实施强制性安全认证的时候,青岛啤酒就率先通过了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认证,实现了食品安全的零风险。
金志国说,企业一方面要做好奥运服务和奥运营销,为奥运提供各种“硬件”支撑;另一方面,要把奥运营销转化成企业的营销奥运,借助奥运平台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品牌,实现国家的强大和企业品牌强大的“结合”。
奥运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世界性的盛会,更重要的将提升全民族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青岛啤酒传承此精神,借助奥运契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致力于给全世界树立“中国食品,值得信赖”的新形象,从而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为其它啤酒企业树立了行业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