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新闻网

华夏酒报官方网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页 > 配套 > 正文
“过度包装”里究竟包着啥?
来源:  2015-12-21 11:45 作者:
  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过度包装的管理力度可谓越来越大。然而,在强制标准下,过度包装现象还是屡禁不止,一些行业的过度包装现象还愈演愈烈,甚至用“变本加厉”来形容都不为过。

  表面上看,过度包装源自“有需求就有市场”,但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过度包装愈演愈烈的“过”字,是生产企业和商家不择手段追逐利润的恶果,它不仅让消费者花了许多冤枉钱,提高了消费成本,更严重的是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笔者走访哈尔滨市各大超市、商场和烟酒专卖店时发现,只要是价位稍高的商品,其包装大多繁复。包装材料从纸壳、绸缎到实木、真皮,应有尽有。在一家烟酒专卖店,原价380元一条的香烟,加上一个牛皮纸包装盒、一个仿古打火机和“水晶”烟灰缸就卖到了730元;在超市酒类专柜标价为65元一瓶的干红葡萄酒,因装入了精致的木制盒内,并标注“珍藏版”,售价就升至388元……

  两重罪:浪费和欺诈

  今年“3·15”的主题是“消费与发展”。哈尔滨市消协有关负责人解释,这一主题旨在“构建消费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然而,过度包装行为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据介绍,现在市场上有些商品的包装成本已占到产品总成本的70%,这样做已是舍本逐末,椟贵于珠,更有个别不法商家趁机搭售其他商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以高价购得普通甚至劣质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更加蔓延了商业的欺诈之风。

  事实上,过度包装的危害还远不只这些。笔者从哈尔滨市容环卫办了解到,哈尔滨市每年处理垃圾的费用高达5475万元。而且过度包装往往要一次性耗费大量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浪费了原本就稀缺的资源。

  追根溯源:商品包装产业链“跑偏”

  前进包装厂是哈尔滨市创建较早的包装厂家,早年间多靠印刷品和简单的包装纸盒赚钱。2004年,正是“过度包装”之风愈演愈烈时,该厂下大力气上了一条十分先进的木盒生产线。当时该厂一负责人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是全省第一家引进这条生产线的包装厂。有了它,我们可以给越来越多的企业‘配套’了,这也算是延伸产业链了。”有人听后苦笑:“现在讲究延长产业链,但这么个延长法,实在有些误入歧途。”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哈尔滨市某知名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前几年到广州定制产品包装,哈尔滨市的包装厂工艺相对落后,制作成本也比广州高。最近这些年,他们也转为在哈尔滨定制,因为哈市与南方包装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差距越来越小了。不过遇到需要“精美”包装的产品时,他们仍然会选择“出去做”。“货卖一张皮,包装不好看,就卖不上价。”这位负责人说。

  “华丽外衣”迎合“送礼风”

  笔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送礼风”是人们购买豪华包装的最主要原因。

  哈尔滨市商务局商品消费处高处长告诉笔者,在过去的检查中他发现,过度包装商品大多是礼品。其实很多商品是同时有高、中、低档包装在卖,明明有低价位、包装简单的商品可以选择,但包装精美的商品依然有市场。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王爱丽认为,这跟很多人的消费心理有关,买东西送给他人,就务求包装精美。礼品体现的是交际功能,而不都是实用价值。

  “商家重利不假,但过度包装背后如果没有不正之风这个无形的‘起搏器’在助推,也不会有市场。”一位社会学者更尖锐地指出,“过度包装”的土壤正是暗藏的奢侈腐败行为。正因如此,天价月饼、天价洋酒、天价保健品等才会顺势而出。

  商家和消费者的角力

  哈工大经济学者李东认为,在“过度包装”问题上,企业、商家和消费者,没有一个是清白的。正因为有了包装的需求,厂家才会推出包装更加精美的产品。在买卖双方的角力中,“包装”不断升级,最终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消费者再想说“不”已经很难。于是,“过度包装”从最初泛滥成灾的月饼、保健品,扩散到了各个领域。

  解决之道:过度包装有“法”治


  目前,《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已经到了立法听证阶段。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判定是否过度包装有三个标准:一是除初始包装外,商品包装层数不得多于三层;二是商品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55%;三是除初始包装成本之外,商品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的15%。

  黑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刚告诉笔者,其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是去年通过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的“升级版”。不过其将范围扩大到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商品和设计、制造、使用的商品包装,并且在具体标准有所放松的前提下,把标准上升为法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孟曾表示,可以通过对过度包装的企业征收资源保护税、高额所得税,对奢侈消费征收高额消费税等,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同时入手,可以有效控制过度包装的蔓延。

  据了解,世界各国对过度包装利用税收手段调节,已成为流行趋势。比如在美国,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可再循环的包装材料,则可以免税;若产品包装部分使用了可再循环材料,则征收较低的税;若产品包装全部使用不可再利用或再循环的材料,则征收较高的税费。

  在管住“源头”的同时,还要消灭“土壤”。专家们认为,与过度包装宣战离不开正确消费观念的倡导。“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度包装已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黑龙江省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王爱丽说,只有消费者真正树立起健康、理性的消费观,拒绝奢华、抵制浪费,过度包装才会彻底丧失生命力。
编辑:施红
相关新闻
  • 暂无数据。。。
总排行
月排行

—— 融媒体矩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