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酒,笔者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透过酒的历史,能够纵观古今,弄明白很多事儿,因为葡萄酒的发展史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说到与葡萄酒相关的历史人物,直接或间接的真是数不胜数,本文的TOP8排行榜只是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第一位: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巴斯德排在第1位,笔者觉得是毫无争议的。因为若论他对人类的贡献,整个历史上能出其右者也着实不多,是他揭开了植物界、动物界之外,还存在一个包含酵母菌、细菌的微生物界,这是对世界颠覆性的重新认识。
巴斯德当时有个主顾,这个人就是拿破仑三世——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让法国葡萄酒名声大噪的人。巴斯德不负国王所托,发现了葡萄酒变酸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他的巴氏消毒法,解决了酿酒人上千年的困扰。
巴斯德和他的助手盖荣(Ulysse Gayon)还创建了酿酒研究所,该研究所随着葡萄酒学院合并到波尔多第二大学,如今是全球葡萄酒科学的殿堂级学府,培养出名人无数。
上榜理由: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没有巴斯德,你们就喝醋去吧。
江湖地位:独孤求败——无数顶级高手的祖师爷。
第二位:圣伯纳德(Bernard of Clairvaux)
圣伯纳德,是他那个时代的无冕之王。
他是中世纪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带领着西多会的发展,影响了整个欧洲几百年的发展,教皇尤金三世是他的学生,也是他发动德法两国的屌丝、破落户进行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的葡萄酒,尤其是勃艮第的葡萄酒,在西多会的推动下,形成了细致的葡萄园规划,从12世纪沿用至今。
作为西多会历史上最杰出的领袖,伯纳德以上帝之名做了很多事,使得勃艮第乃至整个欧洲的葡萄酒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上榜理由:圣伯纳德的影响力极大地推动了修道院的发展,把欧洲中世纪葡萄酒的发展也推向了巅峰。
江湖地位:成昆——呼风唤雨、运筹帷幄的顶尖高手。
第三位:查理大帝(Charlemagne)
红桃K上的人物。K,即为King,帝王。
查理曼Charlemagne的“magne——曼”本身就是帝王之意,所以应称作“查理大帝”,而非“查理曼大帝”。
查理曼统一了欧洲,葡萄园当然也属于他了,包括波尔多、勃艮第、安茹、昂热、莱茵河等。他很关心葡萄的种植和储存,领主们每年都要汇报当地葡萄酒的产量和品质。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各地葡萄酒的发展。
勃艮第的“Corton Charlemagne”,当时是查理大帝封给修道院的,并非因为传说的红葡萄酒染了胡子,所以下令种白葡萄。四张扑克牌的老K,也只有那张查理大帝是没有胡子的。
上榜理由:一个不尚奢华的君王,统一了欧洲,积极倡导科学文化,所到之处,葡萄酒无不繁荣发展。他死后1000多年的今天,查理曼之名仍然影响着葡萄酒的发展。
江湖地位:萧峰——雄才大略,无出其右。
第四位:詹姆士·布什比(James Busby)
出生于苏格兰的葡萄酒栽培学家,詹姆士被后人称为“澳洲葡萄酒之父”。
来到澳洲前,詹姆士造访西班牙和法国专门收集葡萄苗,带回来了543穗葡萄苗试种,其中362个成活的葡萄苗成就了今天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尤其幸运的是,詹姆士是在根瘤蚜大爆发之前完成了苗木的迁徙,澳大利亚由此躲过一劫。
没有詹姆士,今天的葡萄酒世界会少了很多乐趣,比如螺旋塞、盒中袋,都是在澳洲发扬光大的。
上榜理由:澳洲葡萄酒之父,将南半球的大洋洲纳入了世界葡萄酒的舞台。
江湖地位:南帝—— 一阳指划过,天翻地覆。
第五位:教皇克莱蒙五世(Clement V)
他是很另类、很有故事的一个教皇。
克莱蒙五世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傀儡,俩人导演了“黑色星期五”,剿杀了圣殿骑士团。教权被王权完全压制,他不敢去罗马就任教皇,于是成为了到阿维尼
翁的第一个教皇。
他的教皇做得并不怎么开心,但却开创了罗讷河谷南部辉煌的葡萄酒篇章。今天的教皇新堡葡萄酒,瓶子上的皇冠,就是从这位开始的。
克莱蒙五世出身土豪,天生喜欢喝酒,痴迷酿酒,据说也是他把葡萄规定为成行栽培。在当教皇之前,克莱蒙五世是波尔多的大主教,他在波尔多拥有的葡萄酒产业,就是今天的黑教皇堡(Chateau Pape Clement)。
上榜理由:教皇新堡的葡萄酒,700多年的繁荣,受惠于此人。
江湖地位:岳不群——都不是啥光明磊落的主儿。
第六位:唐·培里侬(Dom Pegrinon)
香槟其实不是这个修道士发明的,这没有任何争议。
教会和修道院腐败成风、荒淫无道的时候,他算是修道士中比较靠谱的。这个修道士登上历史舞台,功在他对香槟的潜心研究。
上榜理由:他是香槟的广告代言人。
江湖地位:张三丰——哥俩儿练的都是童子功。
第七位: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其实孟德斯鸠是他的姓氏,这位男爵的全名很长,姑且就以国人习惯,用“孟德斯鸠”吧。孟德斯鸠既拥有酒庄,而且也是酿酒师,他不但喜欢匈牙利的甜
酒,对莱茵河的雷司令和意大利的酒情有独钟。
他写了大量的篇幅讨论葡萄酒,尤其是在气候、微气候、风土、市场方面都有很深的理解,并且首次清楚地阐述了葡萄酒经销商和零售商的概念。
法王路易十五看不惯波尔多的贵族有遍地的葡萄和美酒,就下令让波尔多种麦子。为了波尔多的葡萄酒,孟德斯鸠带头反对,《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等,无一不他体现了对抗强权、争取自由、平等的思想,也让世界上的人们更好地理解了葡萄酒。
正是孟德斯鸠一次次对强权的抗争,挽救了波尔多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上榜理由:孟德斯鸠把对葡萄酒论述提升到人口、经济、贸易、法律、税务、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层面,在他的坚守下,波尔多葡萄酒飞跃发展的基础得以夯实。
江湖地位:黄裳——超群的文治武功,传世的都是经典。
第八位:让·安托万·沙普塔(Jean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Antoine Chaptal)
沙普塔对葡萄酒的贡献就是两个字——加糖。
还没有轮到巴斯德出场的时候,根本搞不清楚糖发酵产生酒精的本质,对于微生物的研究一片空白,而且在那个年代,葡萄的成熟度总是个问题,在发酵过程中加糖酿酒,可以说是个伟大的创造。因为这等于道出了糖类被化解产生酒精,这距离揭示微生物发酵的本质只有一步之遥。
直到今天,加糖这种方法仍在使用,注意,这里指的是在发酵过程中加糖,而不是加到成品中,这个方法也以沙普塔的名字命名——Chaptalisation。
埃菲尔铁塔上刻着的72个科学家的名字中,沙普塔是其中之一。
上榜理由:在发酵过程中加糖,是葡萄酒的发展历程中极其伟大的创造。
江湖地位:王重阳——不明觉厉的典范。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编辑:施红